这首诗描绘了天池寺静谧庄严的夜晚景象。首联“阴阴松竹覆层峦,兰若深开曲径寒”以松竹覆盖的山峦和幽深的兰若(寺庙)曲径,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颔联“树里灯缘传法现,林间花是讲经残”通过灯火与花朵的细节,展现了僧侣们传法讲经的场景,既生动又富有禅意。颈联“窗临石镜天长晓,门掩珠帘夜欲阑”则通过窗户和门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时间的流逝感。尾联“释子相期无以答,未除妄想为微官”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与自我的反省,流露出对世俗官场的疏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精神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