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韶光归汉苑,柳色发春城。

半见离宫出,才分远水明。

青葱当淑景,隐映媚新晴。

积翠烟初合,微黄叶未生。

迎春看尚嫩,照日见先荣。

倘得辞幽谷,高枝寄一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春天阳光重回汉朝皇家园林,柳树新绿装点着春城。
隐约可见远处的离宫,近处的水面泛着微光。
青翠的树木映衬着明媚的春光,隐蔽在新晴的天空下。
积聚的翠色烟雾刚刚消散,叶子还未转为深黄色。
迎接春天,花朵还显得娇嫩,阳光照射下它们显得格外繁盛。
如果能离开这幽深的山谷,我希望能栖息在高高的枝头。

注释

韶光:春天阳光。
归:回归。
汉苑:汉朝皇家园林。
柳色:柳树新绿。
发:开始生长。
春城:春天的城市。
半见:隐约可见。
离宫:废弃的宫殿。
出:显现。
才分:刚刚分辨。
远水:远处的水面。
明:明亮。
青葱:青翠。
淑景:美好的时光。
隐映:隐蔽映照。
积翠:积聚的翠绿。
烟初合:烟雾刚刚消散。
微黄:浅黄色。
迎春:迎接春天。
尚嫩:还很娇嫩。
先荣:先于其他植物开花。
辞:离开。
幽谷:幽深的山谷。
高枝:高高的树枝。
寄:栖息。
名:名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两句“韶光归汉苑,柳色发春城”即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基调,韶光指初春的阳光,汉苑则是古代宫廷中的花园或池塘,诗人通过这两句话传达出春天到来的信息,阳光重新照耀着那些被冬日冷风吹拂过的地方,而柳树也在城中绽放出了嫩绿的颜色。

接下来的“半见离宫出,才分远水明”则进一步描绘了景象的细节。这里的“离宫”可能指的是皇家或贵族的别墅,诗人通过“半见”一词传达出一种隐约的美感,而“才分远水明”则是说柳树的颜色与远处的水面相呼应,既表达了春天水面清澈可鉴,也强调了柳色的鲜明。

“青葱当淑景,隐映媚新晴”一句中,“青葱”形容的是植物新长的绿色,通常用于形容初春时节的景象。“当淑景”则是说这种颜色正好与美好的春日景致相配合,而“隐映媚新晴”则描绘了柳树在春天晴朗的背景下,半遮半露地展现着它们的娇媚姿态。

“积翠烟初合,微黄叶未生”一句中,“积翠烟”指的是初春时分散的细碎云雾,而“初合”则是说这些云雾刚开始聚集在一起。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出季节变化的微妙,同时,“微黄叶未生”表明虽然柳树已经有了嫩绿的颜色,但其他植物的新叶尚未完全长出。

“迎春看尚嫩,照日见先荣”则是说诗人在迎接春天的时候,看到的是依然柔弱的嫩绿,而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生动而有活力。

最后,“倘得辞幽谷,高枝寄一名”则是诗人表达了如果能够离开深邃的山谷,他愿意将自己的名字挂在高耸的树枝上。这里“幽谷”可能象征着某种隐退或寂寞,而“高枝寄一名”则是一种向往自由、希望自己能被世人所记住的情感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活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收录诗词(1)

张季略(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中应进士试。曾官度支员外郎。事迹见《文苑英华》卷一八八省试州府试诗、《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四。《全唐诗》存诗1首

相关古诗词

酬韩校书愈打毬歌

仆本修文持笔者,今来帅领红旌下。

不能无事习蛇矛,闲就平场学使马。

军中伎痒骁智材,竞驰骏逸随我来。

护军对引相向去,风呼月旋朋先开。

俯身仰击复傍击,难于古人左右射。

齐观百步透短门,谁羡养由遥破的。

儒生疑我新发狂,武夫爱我生雄光。

杖移鬃底拂尾后,星从月下流中场。

人不约,心自一,马不鞭,蹄自疾。

凡情莫辨捷中能,拙目翻惊巧时失。

韩生讶我为斯艺,劝我徐驱作安计。

不知戎事竟何成,且愧吾人一言惠。

形式: 古风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淮南有小山,嬴女隐其间。

折桂芙蓉浦,吹箫明月湾。

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

欢情本无限,莫掩洛城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云车遥裔三珠树,帐殿交阴八桂丛。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

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

即此陪欢游阆苑,无劳辛苦向崆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少年行

少年不识事,落魄游韩魏。

珠轩流水车,玉勒浮云骑。

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

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

妙舞飘龙管,清歌吟凤吹。

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

直言身可沈,谁论名与利。

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