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陵

天地平成始,皇王禅让终。

一人生石纽,万古辟蚕丛。

玉斗胸垂象,金鼗耳启聪。

寻书斋委宛,受牒作司空。

地险龙门凿,人功鸟道通。

为鱼援赤子,干蛊慰黄熊。

学裸姑徇俗,乘樏又转蓬。

庚辰禽水怪,竖亥步崆峒。

贰负甘双梏,将军号百虫。

尝闻下车泣,忍过羽山东。

破石佳儿出,开山遁甲穷。

勤能师睪子,威不赦防风。

息壤波全奠,扶桑日更红。

过门心澹泊,造粉事朦胧。

铸鼎神奸列,遐方玉帛同。

偶然巡越甸,遽尔堕轩弓。

身自跳天上,椑应葬穴中。

葛绷烟露冷,阴眄水云空。

复土来苍鸟,南风送祝融。

江山犹拱侍,庙貌更穹隆。

真冷怀文命,偏枯想圣躬。

两厢环岳牧,九殿拜儿童。

窆石摩挲古,衡碑刻划工。

微臣擎旨酒,不敢献玄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对大禹陵的颂扬和缅怀之作。诗人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禹从开天辟地、禅让皇位,到治水有功、建立功业的过程。他赞美禹的智慧与勇气,如“玉斗胸垂象”、“地险龙门凿”,以及禹的仁德与牺牲,如“为鱼援赤子”、“忍过羽山东”。诗中还提及禹的传说,如“庚辰禽水怪”、“铸鼎神奸列”,展现了神话色彩。

诗人通过禹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国家社稷的忠诚。他感慨禹的逝世,“身自跳天上”,暗示禹的神秘升天,以及后世对他的怀念,“南风送祝融”象征着人们对禹的祭祀。最后,诗人以微臣的身份,表达对禹陵的崇敬和对禹精神的传承,“不敢献玄宫”体现了对先贤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对大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深情赞歌。

收录诗词(95)

袁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字:子才
  • 号:简斋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16-1797

相关古诗词

陇上作

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

胜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红镫下,书声白发前。

倚娇频索果,逃学免施鞭。

敬奉先生馔,亲装稚子绵。

掌珠真护惜,轩鹤望腾骞。

行药常扶背,看花屡抚肩。

亲邻惊宠极,姊妹妒恩偏。

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

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

渺渺言犹在,悠悠岁几迁。

果然宫锦服,来拜墓门烟。

返哺心虽急,舍饴梦已捐。

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

今宵华表月,莫向陇头圆。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澶渊

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亲征。

满朝白面三迁议,一角黄旗万岁声。

金币无多民已困,燕云不取祸终生。

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景泰陵

雨帝当年一曲阑,西山藁葬草漫漫。

目夷守国才何大,叔武迎君事本难。

金锁门高星象动,玉连环小泪珠乾。

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柳子厚祠

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

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

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