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牡丹(其二)

洛阳女儿红颜饶,血色罗裙宝抹腰。

借得霓裳半庭月,居然管领百花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洛阳女子的美丽与华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红颜与服饰之美。诗中以“洛阳女儿”开篇,点明了女子的身份背景,洛阳自古便是繁华之地,多出佳人,此处的“洛阳女儿”自然非同凡响。

接着,“红颜饶”三字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青春与美貌,而“血色罗裙宝抹腰”则进一步渲染了她服饰的鲜艳与奢华,红色的罗裙与珍贵的腰带相映成辉,尽显贵族风范。

“借得霓裳半庭月”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女子比作借用了月亮的光辉,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女子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光彩照人。同时,“半庭月”也暗含着女子虽美却略显孤寂之意,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深意。

最后,“居然管领百花朝”一句表达了女子的非凡气度与影响力,仿佛她能引领百花争艳,成为春日里最耀眼的存在。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隐喻了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使得整首诗在赞美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女性力量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美丽又具有影响力的洛阳女子形象,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42)

王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摊破浣溪沙

晏起还嗔中酒时,玉牌分得牡丹枝。

花下自调新乐府,写乌丝。

付与紫衣传别院,夜来翻入管弦吹。

赚得老夫重醉也,有情痴。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浪淘沙.题牡丹

春去有馀春。且付花神。天香满地不沾尘。

报道夜来新雨过,雨过还新。芳意比佳人。

谁写花真。碧云为盖草为茵。

刚道花王谁不信,疑是前身。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和东坡定惠院海棠

化工妙手开群木,酷向海棠私意独。

殊姿艳艳杂花里,端觉神仙在流俗。

睡起胭脂懒未匀,天然腻理还丰肉。

繁华增丽态度远,婀娜含娇风韵足。

岂惟婉娈彤管姝,真同窈窕关雎淑。

未能奔往白玉楼,要当贮以黄金屋。

顾虽风暖欲黄昏,脉脉难禁倚修竹。

可怜俗眼不知贵,空把容光照山谷。

此花本出西南地,李杜无诗恨遗蜀。

高才没世孰雕龙,后辈补亡难刻鹄。

貂裘季子客齐安,相逢忽慰羁人目。

当年甫白君可继,为花重赋阳春曲。

把酒因浇礨磈胸,搜句辄倾空洞腹。

多情恐作深云收,儿童莫信来轻触。

形式: 古风

海棠

江皋春早饶花木,花品神仙此称独。

当年坡老一题诗,到今标格超凡俗。

我来黄州亦再闰,五见此花灿东谷。

孤根自结白莲社,媚姿不贮黄金屋。

日华浓艳澹生唇,雾縠繁红微映肉。

宛如初浴出华清,讵是朝酣睡未足。

有时著雨更妖娴,无力胜风转娇淑。

我欲题诗和坡老,抽思未得还扪腹。

把酒徘徊倚啸台,行吟绕遍西池竹。

苦无藻丽发巧心,数傍花枝舒拙目。

问花何以拟甘棠,缘同太守来西蜀。

花容诗句总绝世,高风渺渺翔鸿鹄。

岁岁年年花自开,游人几和阳春曲。

悠悠不尽古人情,啼莺语燕纷相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