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忱舍弟与保寿灵空老二首(其一)

家山虽好未安住,邻寺有僧时访寻。

拈出毛头生死海,打翻归去笑吟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首句“家山虽好未安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但并未沉溺其中,而是选择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和体验。次句“邻寺有僧时访寻”,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通过频繁地访问邻近的寺庙,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

后两句“拈出毛头生死海,打翻归去笑吟吟”,更是将禅宗的哲理融入了诗歌之中。“毛头”在这里象征着细微、琐碎的生活细节,“生死海”则代表了人生的无常和轮回。诗人通过“拈出毛头”来洞察生命的本质,进而超越生死的束缚,最终“打翻归去”,即放下一切执着,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面对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人心灵的解放,也是对宇宙真理的一种领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禅意的智慧。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彦忱舍弟与保寿灵空老二首(其二)

鼻孔当阳曾嗟却,眼睛在眼费追寻。

一朝眼在鼻孔上,和得灵空雪子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白兄归豫章

我今懒说偈,汝亦莫言别。

莫归刚要归,不说又著说。

土宿骑黄牛,旌阳铸生铁。

老胡道未行,当门齿先折。

三年留客归,一等是饶舌。

努力慎长途,春寒天欲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送智道者

宛陵道者菩萨子,化遍东吴今到此。

干戈丛里月行空,忧苦海中莲出水。

知空曾见老衡阳,冷火枯床同夜雨。

大有衡阳跳灶儿,珍重此行俱访取。

形式: 古风

送尧恺二上人

四山如壁不可去,当处如火不可住。

上人既是要游方,可中须得超方句。

珍重便行万八千,通霄有路恒沙数。

不落平常试道者。

道道若道未得,此去秦溪有直指。

老子若能见之,必为汝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