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友一千里,新诗五十篇。
此文经大匠,不见已多年。
趣极同无迹,精深合自然。
相思把行坐,南望隔尘烟。
此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的《谢虚中寄新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旧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赏。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和美学特点。
“旧友一千里”和“新诗五十篇”两句直接表达了主题:远方的朋友虽相隔千里,但通过新的诗作,彼此的情谊依然如故。这里,“旧友”不仅指代时间上的久远,也暗示着情感上的深厚;而“新诗”,则是友情传递的一种形式,更体现了文学的连结作用。
“此文经大匠,不见已多年”这句表明,虽然没有直接见面,但通过诗歌这种美好的艺术形式,两人的精神交流依然在继续。这里,“大匠”指代有才华的文学家,而“不见已多年”则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趣极同无迹,精深合自然”二句是对友人诗作技巧和艺术境界的高度评价。“趣极同无迹”意味着诗人的作品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几乎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精深合自然”则强调了诗歌内容的深刻与其形式上的自然流露,这是古典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最后两句,“相思把行坐,南望隔尘烟”,则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相思”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而“南望”则是在空间上延伸这种情感,使得诗歌的情境更加宽广和深远。通过这些字句,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心中那股难以言说的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文学艺术的赞美。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剪自南岩瀑布边,寒光七尺乳珠连。
持来未入尘埃路,乞与应怜老病年。
欹影夜归青石涧,卓痕秋过绿苔钱。
他时携上嵩峰顶,把倚长松看洛川。
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
霜裛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
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
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
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七泽过名山,相逢黄落残。
杉松开寺晚,泉月话心寒。
祖遍诸方礼,经曾几处看。
应怀出家院,紫阁近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