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尧夫三首(其三)

碧草茸茸照绿波,暮春归客兴如何。

沧浪应有清浑处,羞见渔人鼓枻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茂盛的青草映照着绿色的波浪,暮春时节归来的客人心情如何呢。
在那沧浪水边,应该存在着清澈与浑浊的交融之处,我却羞于见到渔夫划船唱歌的情景。

注释

碧草:青翠的草地。
茸茸:茂盛的样子。
绿波:绿色的水面。
暮春:春天的末期。
归客:归来的旅人。
兴:心情,兴致。
沧浪:古代江名,这里泛指江河。
清浑处:清澈与浑浊相接的地方。
渔人:打鱼的人。
鼓枻:敲击船桨,指划船。
歌:唱歌。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末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碧草茸茸照绿波"一句,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春天的最后时光,碧绿色的草地在阳光下闪耀,如同水面上的绿波,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

"暮春归客兴如何"表达了诗人作为行者,在暮春时节回望故乡或亲友之处所怀抱的情感。这里的"兴"字包含了诗人的深情与惆怅,暗示着远离家园的游子对温暖家庭和朋友的渴望。

接下来的"沧浪应有清浑处"一句,用"沧浪"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表明在这纷扰复杂的世界里,也总能找到一些清净安宁的地方。"清浑"则象征着心灵的澄清与平静。

最后的"羞见渔人鼓枻歌"一句,通过渔人的劳作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自我审视。渔人在水边高声歌唱,而诗人却感到羞愧,因为自己作为士大夫,对于家国天下应该承担的责任并未尽到,而只是徘徊在物是人非的情感世界中,不能像那渔人一样,有着单纯而坚定的生活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亲情、友情乃至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

吕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开封,吕端孙。为官三居谏职,皆以弹奏执政大臣而罢,时人推服其耿直,为北宋著名的敢谏之臣。现存文章以奏议、议论文为多,奏议往往关切时政,议论有先几之见,清康熙皇帝谓其《选部论》“综名实以立言,足资经济”(《御制文第三集》卷40)。著有《吕献可章奏》20卷,凡289篇,司马光为作序(《郡斋读书志》卷19);又有《集》15卷(《宋史·艺文志》七)。今已佚。《全宋诗》卷399录其诗四首。《全宋文》卷1034至1040收其文七卷

  • 字:献可
  • 籍贯: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
  • 生卒年:1014年-1071年

相关古诗词

寄尧夫三首(其二)

去年同作南迁客,今日更持刺史权。

推挽试知民吏意,无因谈会向尊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寄尧夫三首(其一)

江头五日舣轻舟,欲去迟迟更自留。

目断旌旗暮天阔,龙峰峰上倚层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邵尧夫见寄

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十年。

不谓圣朝求治理,尚容遗逸卧林泉。

羡君自有随时乐,顾我官閒饱昼眠。

应笑无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赋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句(其一)

我今从帝为司纠,更有何人植柏台。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