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随刘越石,今日独归时。
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
荒庭增别梦,野雨失行期。
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离别之情的景象。诗人昔日与刘越石一同行走,今日却独自归去,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孤独和留恋的情感。汾水的风烟显得冷清,而并州的花木则显得迟缓,这些意象都渲染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淡漠。荒庭中的别梦和野雨中的失期,更是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描绘。最后,诗人告诫不要向山阳方向行进,因为邻人夜晚吹奏的笛子声中充满了悲凉。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深留念和离别之痛的复杂情感。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因君知北事,流浪已忘机。
客久多人识,年高众病归。
连云湖色远,度雪雁声稀。
又说家林尽,悽伤泪满衣。
东皋占薄田,耕种过馀年。
护药栽山刺,浇蔬引竹泉。
晚雷期稔岁,重雾报晴天。
若问幽人意,思齐沮溺贤。
唇齿幸相依,危亡故远归。
身轻百战出,家在数重围。
上将坚深垒,残兵斗落晖。
常闻铁剑利,早晚借馀威。
栖遑偏降志,疵贱倍修身。
近觉多衰鬓,深知独故人。
天垂五夜月,霜覆九衢尘。
不待逢沮溺,而今恶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