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唇齿幸相依,危亡故远归。
身轻百战出,家在数重围。
上将坚深垒,残兵斗落晖。
常闻铁剑利,早晚借馀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将在战乱中的困境和坚守。开篇“唇齿幸相依,危亡故远归”表明了军队之间的相互依靠,在面临生死危机时不得不选择撤退。这两句通过“唇齿”比喻军队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远归”表达了战事的艰难和无奈。
接着,“身轻百战出,家在数重围”则展示了将士们身经百战,但家庭却被层层包围,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出了军人背后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
“上将坚深垒,残兵斗落晖”进一步渲染了战场上的惨状。上将坚守在坚固的防御工事中,而剩余的士兵正在夕阳下奋力抵抗,这些词汇传达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壮感。
最后,“常闻铁剑利,早晚借馀威”则透露出军中对武器和武力的依赖,以及即使在困境之中,也还在寻求着力量的支持。这两句通过“常闻”表达了对于强大力量的渴望,而“早晚借馀威”则是对最后一丝希望的抓住。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将士们的凄凉心境,同时也映射出了战乱时期人们对于力量与支持的渴求。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栖遑偏降志,疵贱倍修身。
近觉多衰鬓,深知独故人。
天垂五夜月,霜覆九衢尘。
不待逢沮溺,而今恶问津。
孤舟北去暮心伤,细雨东风春草长。
杳杳短亭分水陆,隆隆远鼓集渔商。
千丛野竹连湘浦,一派寒江下吉阳。
欲问长安今远近,初年塞雁有归行。
春灰今变候,密雪又霏霏。
坐客同心满,流年此会稀。
风成空处乱,素积夜来飞。
且共衔杯酒,陶潜不得归。
远过张正见,诗兴自依依。
西府军城暮,南庭吏事稀。
草檐宜日过,花圃任烟归。
更料重关外,群僚候启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