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四)

悠悠芳泽兰,猗猗修竹林。

湛湛青天月,泠泠绿绮琴。

皎皎红妆女,寂寂无知音。

良人远从役,惜别泪沾襟。

寂寞余空床,徘徊弄锦衾。

欢乐苦夜促,离别怨宵沈。

飞鸟翔树间,索群动孤吟。

愿托一片影,明此千里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冯誉骥的《杂诗(其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情的画面。首联“悠悠芳泽兰,猗猗修竹林”以兰花和修长的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宁静的环境,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清雅之志。接下来,“湛湛青天月,泠泠绿绮琴”通过明亮的月光和悠扬的琴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氛围。

“皎皎红妆女,寂寂无知音”点出主人公,一个美貌女子因良人远行而感到孤独无伴,她的皎洁如同皓月,却无人能理解她的心境。后半部分,“良人远从役,惜别泪沾襟”直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的哀伤。

“寂寞余空床,徘徊弄锦衾”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她在空荡的床榻上辗转反侧,抚弄锦被,寄托相思。接着,“欢乐苦夜促,离别怨宵沈”表达了夜晚的漫长和离别的痛苦,使得欢乐显得短暂,离别之愁更显深沉。

尾联“飞鸟翔树间,索群动孤吟”借飞鸟寻求同伴的形象,寓言自己内心的渴望,希望能有一丝慰藉。最后,“愿托一片影,明此千里心”表达了她希望借助月光或飞鸟的影子,将自己的心意传递到千里之外的亲人那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8)

冯誉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五)

翰挟燕市客,暮逢高阳徒。

狂歌一击筑,大醉尽百壶。

丈夫重然诺,壮士轻头颅。

千金何足贵,溷迹为狗屠。

慨想古之人,吾侪亦狂奴。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杂诗(其六)

大雅久不作,荆榛日纵横。

谁能千载后,粲然起芒精。

中夜理瑶瑟,古调今难明。

惜哉黄钟节,不及瓦釜鸣。

赵女忧鲲弦,秦娥调繁筝。

藉非成连作,何以移我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拟古

秋夕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素月澹如此,美人殊未来。

空弹绿绮琴,谁传白玉杯。

相思良不远,相望神已摧。

何处来清风,吹我罗帏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黎召民仪部以其先大父楷屏先生所藏玉板十三行帖见示并赋五言古诗要余题识仪部少孤尝值邻火母冯太夫人仅挈此帖出余感其事因赋长句以书帖后

黎君示我苕华刻,东晋琅琊有遗迹。

藏弆偏劳两世心,传观颇讶百年物。

当年购此鄱阳君,同时题者文章伯。

翰墨缘深见素风,尊彝器古留先泽。

从来云烟倏聚散,未必鬼神真护惜。

通灵或戏长康画,佚书难诵河东箧。

得失自我无愧耳,大惧典型付沦佚。

君家秘宝几经厄,邻家中宵怪事发。

仓皇急启晏婴楹,摩挲永近宣文室。

想当一炬光熊熊,定有百灵呼出出。

我知精诚动真宰,要使坚贞绍青白。

贯虹漫诩米家船,委尘空幸岐阳碣。

夙思赞述苦未遑,辱君今厕诸贤末。

姜芽敛手窃自愧,敢从点画论波磔。

风流庭树怅哦松,黯淡闺镫钦画荻。

请赓灵运祖德诗,附题子固兰亭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