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山微有雨,永巷净无尘。
牛卧篱阴晚,鸠鸣村意春。
时浮应寡合,道在不嫌贫。
后径临陂水,菰蒲是切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逸生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坦然接受。
“前山微有雨,永巷净无尘。”开篇即以淡雅之笔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细雨洗净了尘埃,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洁。
“牛卧篱阴晚,鸠鸣村意春。”随后,诗人转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场景。牛在树荫下安然休息,鸠鸟在暮色中啼叫,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表现了乡间的宁静与和美,也传达了一种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时浮应寡合,道在不嫌贫。”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了自己对于世事变化的态度,以及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即便是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中,诗人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不以物质的丰缺来衡量生活的价值。
“后径临陂水,菰蒲是切邻。”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另一面。小路旁边流淌着清澈的溪水,而野菰与菰蒲等植物则是诗人的近邻。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名利。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他们追求一种远离尘嚣、与大自然为伍的生活方式。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岂易访仙踪,云萝千万重。
他年来卜隐,此景愿相容。
乱水林中路,深山雪里钟。
见君琴酒乐,回首兴何慵。
犹子在天末,念渠怀渭阳。
巴山偶会遇,江浦共悲凉。
谪宦君何远,穷游我自强。
瘴村三月暮,雨熟野梅黄。
一自王乔放自由,俗人行处懒回头。
睡轻旋觉松花堕,舞罢闲听涧水流。
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
应嫌白鹭无仙骨,长伴渔翁宿苇洲。
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
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
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