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进士王驾郊居

前山微有雨,永巷净无尘。

牛卧篱阴晚,鸠鸣村意春。

时浮应寡合,道在不嫌贫。

后径临陂水,菰蒲是切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前方山头微微飘雨,深深的巷子洁净无尘。
傍晚时分,牛儿悠闲地躺在篱笆下的阴凉处,村落中斑鸠的鸣叫透出春天的气息。
顺应时节的人往往少有合拍,遵循大道者并不嫌弃贫穷。
后院小路临近池塘水面,周围长满了菰蒲,它们像是亲密的邻居。

注释

前山:指远处的山。
微有雨:稍微下着小雨。
永巷:长长的巷子。
净无尘:非常干净没有灰尘。
牛卧:牛儿躺下。
篱阴:篱笆下的阴凉处。
鸠鸣:斑鸠的叫声。
村意春:乡村的春天气息。
时浮:随波逐流。
寡合:不合群。
道在:大道所在。
不嫌贫:不嫌弃贫穷。
后径:后院的小路。
陂水:池塘水边。
菰蒲:水生植物,如茭白和蒲苇。
切邻:紧密相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逸生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坦然接受。

“前山微有雨,永巷净无尘。”开篇即以淡雅之笔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细雨洗净了尘埃,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洁。

“牛卧篱阴晚,鸠鸣村意春。”随后,诗人转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场景。牛在树荫下安然休息,鸠鸟在暮色中啼叫,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表现了乡间的宁静与和美,也传达了一种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时浮应寡合,道在不嫌贫。”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了自己对于世事变化的态度,以及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即便是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中,诗人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不以物质的丰缺来衡量生活的价值。

“后径临陂水,菰蒲是切邻。”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另一面。小路旁边流淌着清澈的溪水,而野菰与菰蒲等植物则是诗人的近邻。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名利。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他们追求一种远离尘嚣、与大自然为伍的生活方式。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题嵩高隐者居

岂易访仙踪,云萝千万重。

他年来卜隐,此景愿相容。

乱水林中路,深山雪里钟。

见君琴酒乐,回首兴何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颜惠詹事即孤侄舅氏谪官黔巫舟中相遇怆然有寄

犹子在天末,念渠怀渭阳。

巴山偶会遇,江浦共悲凉。

谪宦君何远,穷游我自强。

瘴村三月暮,雨熟野梅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一自王乔放自由,俗人行处懒回头。

睡轻旋觉松花堕,舞罢闲听涧水流。

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

应嫌白鹭无仙骨,长伴渔翁宿苇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

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

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