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灯录

公案堆来高似山,人人沉着语言间。

水中掬月徒辛苦,衣下寻珠只等闲。

此事不从人世得,诸贤枉道法门艰。

千山万水参禅者,行到穷时祇自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堆积如山的公案,人们在其中深思熟虑
试图从水中捞月只是徒劳,寻找衣下的珍珠却轻易被忽视
这样的事无法从人间轻易获得,贤人们在佛法之路上艰难前行
不论千山万水的禅修者,走到困苦的尽头只能独自返回

注释

公案:佛教中的疑难问题或案例。
沉着:冷静、深思熟虑。
掬月:比喻徒劳无功的努力,如同捞取水中月亮。
等闲:轻易,随便。
人世:世俗世界,人间。
枉道:白费力气,徒然。
法门:佛法修行的道路。
祇自还:独自返回,独自归去。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传灯录》,作者是宋代诗人陶梦桂。诗中描绘了研读佛学经典(传灯录)的场景,反映出修行者的沉思与探索。"公案堆来高似山"形象地写出佛法深奥,如同堆积如山的难题。人们在其中沉思默想,试图通过语言间的交流理解佛法真谛。

"水中掬月徒辛苦,衣下寻珠只等闲",比喻修行者在寻找佛法之光(如水中捞月)和智慧之珠(如衣下寻珠)的过程中,虽然艰辛却视为寻常,体现了修行人的毅力和淡然态度。

"此事不从人世得",强调真正的佛法不是世间轻易可得,需要深入内心去领悟。"诸贤枉道法门艰"则表达了对那些误入歧途或执着于外在形式的人的警示。

最后两句"千山万水参禅者,行到穷时祇自还",揭示了修行的真谛:即使历经千辛万苦,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回归本心。整首诗寓含了深刻的禅修哲理,展现出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收录诗词(105)

陶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王良佐

高高林木带烟霞,短短茅檐寄水涯。

尽有清风疏种竹,苦无空地密栽花。

云停栗里渊明屋,月满剡溪安道家。

会待子猷清兴发,扁舟一叶著平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椿上人

颜童齿豁老书生,习气消除道气增。

自止酒来疏酒伴,闲吟诗去寄诗僧。

不才臃肿庄周木,无尽光明摩诘灯。

解道本来无一物,未容尽逊岭南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望郡城酬舟中诸丈

归路宁迂三两程,落霞孤鹜近乡城。

水连南浦天然碧,秋入西山雨后清。

鹿梦已醒谙世事,鸥盟犹在见交情。

近来一事君知否,耳畔全无鼙鼓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永福寺二首(其二)

寺占吾乡好处山,半新半旧屋千间。

水中莲似尼清净,雨后云如僧退闲。

石路教人修整过,芒鞋怕我往来艰。

夜深火炬浑无用,长是天教月送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