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夜开门雪满坡,清吟无奈玉人何。
人间路与红尘隔,天上春随翠辇过。
灵吹下时神语寂,琼楼高处晓寒多。
笙箫本是虞廷乐,不为秋风起棹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降雪的静谧画面,诗人半夜开门,只见白雪覆盖了山坡,这清冷的景象触动了他的心弦。他低声吟咏,然而这样的美景却无法打动身边的佳人,暗示了情感上的共鸣难以达成。诗人感叹人世间的道路被红尘俗务所隔,仿佛春天的美景随着天上的翠辇(可能象征着帝王或仙子的离去)匆匆而过,不再停留人间。
接下来,他描述了夜晚的神秘氛围,灵风吹过时,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高高的琼楼之上,晨寒更显深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超凡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最后,他以笙箫之音作为虞廷(古代宫廷)的乐章,暗示即使在秋风中,也不愿唱出世俗的棹歌,而是坚守内心的雅致与高洁。
整首诗通过雪景和音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心境,以及对高雅文化的坚守。李东阳的诗才在其中得到了体现,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北阙南都象镐丰,我皇身自际时雍。
秪应龙种如高帝,何止虬髯似太宗。
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
因思二十年前事,长蹑仙班侍九重。
圣朝偃武修文日,共道王言似六经。
宋史重施新衮钺,孔庭增饰旧笾铏。
垂衣共仰升龙象,赐墨皆成翥凤形。
回首茂陵松柏树,春来还向裕陵青。
曾上銮坡侍玉堂,朝衣新惹御袍香。
传宣暖阁天颜近,奏近年台午漏长。
化国有人悲短梦,幽都无地仰余光。
从容顾命分明语,一日伤心泪万行。
诗老龙门昼不关,东坛西社几人还。
看君秃笔何曾住,笑我高眠尽日閒。
实怕行尘多似雨,更怜官马瘦如山。
无因一见春风面,笑把清诗对病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