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思明

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

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

卢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

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多年来在瘴疠之地漂泊,今夜我宿于山间小溪旁。
枕边月光映照着残余的鸡鸣,微风吹过,落叶飘零,灯火摇曳。
卢循还在伪装国家的官员,而杨仆已经是一位老翁。
我起身披星戴月离开,前方村庄的烟火照亮了夜色。

注释

瘴外:指南方湿热多病的地区。
溪中:指山间的小溪边。
卢循:东晋末年的将领,曾据守广州对抗朝廷。
衰翁:年老体衰的人。
前村:不远处的村庄。
烧影红:指村庄的烟火映红了夜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的《过思明》,描绘了诗人远离瘴疠之地,在溪边过夜的情景。首联“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今夜得以在溪边栖息的感慨。颔联“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通过“残鸡月”和“落叶风”形象地刻画出夜晚的寂静与凄清,月光如水,秋风落叶,显得孤独而冷寂。

颈联“卢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运用典故,卢循是东晋末年的将领,此处暗指战乱未平;杨仆是汉朝的大臣,这里借喻自己年事已高。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自身老去的忧虑。

尾联“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以“寒星”和“烧影红”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起身离开,星光下前行,前方村庄的炊烟袅袅,映照出一片红光,暗示黎明即将到来,也隐含着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对世事的洞察。

收录诗词(219)

陶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 字:商翁
  •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生卒年:1015—1078

相关古诗词

过清湘

岭开蛮壤断,此地下湘川。

绿水文如染,丹枫色欲然。

瘴消还爱酒,我醉尚忧边。

故里谁相访,孤帆出晓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那霸泉(其一)

昔年观地志,此水出牂牁。

断岸深无底,平流暗起波。

感恩来客少,射影短狐多。

未老诸蛮在,楼船空再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阳朔县

五管新多事,轻车屡往还。

勤劳成白发,故旧是青山。

树色才分楚,江声未出蛮。

自惭迎候少,无惠及孤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吟石

守边无一事,江上得閒吟。

醉呓歌微出,狂书墨不深。

潮痕没高岸,月色透疏林。

此意无人解,宵分泪满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