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
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
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
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
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不详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同类天地中,相亲理所宜。
前后亿万年,而我生此时。
前予既不及,后孰能待之。
同时四海内,遍识将无期。
所识既无几,赏心又当谁?
政有赏心人,会遇亦复希。
当其会遇时,岂无事相违。
今朝好风色,不饮君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