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

不知老天意,何忍误民生。

川竭无云起,山凉有月明。

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鳝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连续三个月的雨,到了秋天却突然放晴。
不明白老天的意图,为何忍心耽误百姓生活。
河流干涸没有云朵升起,山间清凉只有月光照亮。
忧虑时局心如刀绞,只能空听着海鳝的声音。

注释

一雨:连续的雨。
三月:三个月。
秋:秋天。
亢晴:放晴。
老天意:老天的意图。
误民生:耽误百姓生活。
川竭:河流干涸。
云起:云朵升起。
山凉:山间清凉。
月明:月光明亮。
忧时:忧虑时局。
心欲折:心如刀绞。
海鳝声:海鳝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严重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旱灾给民生带来苦难的深切忧虑。"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直接点出了异常的气候变化,一般秋季本应多雨,但此时却出现了罕见的长时间晴朗,显示出老天的不仁。

"不知老天意,何忍误民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愤懑,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力感。接下来的"川竭无云起,山凉有月明"则描绘了一幅干涸河床、清冷山谷的景象,月亮在夜空中散发着清辉,但这份宁静并不能掩盖旱灾带来的哀艰。

最后两句"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鳝声"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呐喊。诗人因时局困顿而心如刀割,唯一能做的只是静听着远方传来的海鳝(一种鸟类)鸣叫,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也象征着他对救赎与希望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旱灾情景的刻画和个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与哀伤,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于生命、生存环境以及天道公正性的深层思考。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杜工部

禾黍秋深泣乱离,尽将岁月付于诗。

天高有语云霾隔,夜半无眠神鬼知。

心抱孤忠生已晚,身逢多难死应迟。

自从大雅收声后,赖有篇章续楚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沧浪阁为王宪使赋

独得萧台趣,心清不受尘。

我多临水屋,谁是濯缨人。

波渺涵天阔,沙渟印月真。

忘机有鸥鹭,浑不厌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灵岩

千岩围一寺,入境便无尘。

古木犹知己,高崖若正人。

山灵袪虎迹,石髓幻龙身。

上有通天窍,民愁独未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閒步

出门俱寂寞,短褐步东皋。

语简反疑傲,诗枯亦近骚。

水轮寒碓急,山寨晚烟高。

邈矣飞来雁,令人赋折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