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城

登楼谁遗客中情,好古心长人代更。

想像藓碑摩四绝,迷茫野寺访三城。

沙痕半没浮鹅界,水气全销积铁精。

短帽萧萧行盼久,夕波寒蓼自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皖城》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登楼远眺之景,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登楼谁遗客中情,好古心长人代更”开篇即以设问引出主题,登楼之人,心中怀古之情,虽世事更迭,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怀念却永恒不变。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想像藓碑摩四绝,迷茫野寺访三城”进一步展开画面,想象中古老的碑文摩挲四绝,令人神往;在迷茫的野寺间寻访三城,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追寻,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颈联“沙痕半没浮鹅界,水气全销积铁精”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沙痕半隐于水面,仿佛浮鹅界一般,水汽全消,积铁精则可能是指水中的铁元素,或是某种特定的自然现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尾联“短帽萧萧行盼久,夕波寒蓼自纵横”收束全诗,诗人戴着短帽,在夕阳下久久徘徊,寒蓼(芦苇)在水中自由地纵横生长,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失题

来时陌上杨柳青,去时黄叶飘寒汀。

眼中侯门曳裾者,敬容残客如晨星。

十里一榭五里亭,十日一醉五日醒。

忧从中来使人老,长日悲酸倚长道。

鹖鴠木是号寒虫,鹧鸪曾呼首南鸟。

今宵何处栖惊魂,孤馆秋池梦空草。

形式: 古风

读史偶书

七雄誇战斗,毕竟归咸秦。

岂曰不能战,诈力匪匹伦。

抚剑而虎视,败箨随纷纷。

一息未归土,刘项不保身。

云逝博浪击,电扫兰池氛。

起视六合间,喘伏皆愚民。

谁知一生事,受侮茫无津。

生缘洛阳贾,死役齐东人。

弄汝在掌上,而汝不得嗔。

赵高斩汝祀,于赵为忠臣。

窜匿在左右,而汝引与亲。

智计所蓄积,讵可道里论。

伊维五霸来,始以诈力闻。

纵横及任侠,戾种因纷耘。

间气乃一泄,极盛当兹辰。

后世举相效,伎俩如埃尘。

或盗等狗行,或媚如狐群。

取之孤寡手,辗转相轮巡。

屠贩偶窃据,颂德皆放勋。

即以诈力计,何啻祢与孙。

而况圣心法,安能至今存。

形式: 古风

江行

一望烟波阔,狂歌亦扣舷。

乱帆随落日,白浪卷长天。

山向金焦起,秋从鸿雁还。

六朝无限恨,江水自年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金陵望江

众山忽断长江来,山势仍抱江流回。

其间钟山最突兀,苍烟一抹生蒿莱。

当时六代盛宫阙,纷纷割据皆雄才。

孝陵创业三百载,王气至今安在哉。

且典春衣沽浊酒,与尔携手望江口。

下瞰长江白如练,仰视峭壁高插斗。

大哉奇观罗心胸,不欲百斛非英雄。

古今凭吊不可极,万事皆与江流东,悬崖石上生天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