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和陈子东(其二)

低垂纸帐绝纤埃,冷透孤衾梦易回。

宿雾未收沙濑黑,大江才近水程开。

细搜景物归诗句,尽逐羁愁入酒杯。

最是推篷频问讯,岸傍未见一枝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低垂的纸帐阻隔了尘埃,冷意穿透孤寂的被褥,梦境容易醒来。
晨雾尚未散去,沙滩显得漆黑一片,大江就在不远处,航程刚刚开启。
仔细寻找景色,融入诗篇之中,满心的羁旅愁绪借酒浇灌。
最是频繁推开船篷询问岸边,却始终不见一枝梅花绽放。

注释

纸帐:低垂的蚊帐。
纤埃:微小的灰尘。
孤衾:孤独的被子。
梦易回:梦容易被打断。
宿雾:早晨的雾气。
沙濑:沙滩上的浅水滩。
大江:宽阔的江面。
水程:航行路程。
景物:周围的景色。
诗句:写入诗中的景象。
羁愁:旅途的忧愁。
酒杯:饮酒来排解愁绪。
推篷:推开船篷。
问讯:询问。
梅:梅花,象征坚韧和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江景,诗人在船上观察周围环境的情形。低垂的纸窗帐几乎触碰到尘埃,孤独的被子下还残留着夜里的梦境。宿雾尚未散去,河岸上的小路显得有些昏黑,但大江的水流已经开始缓缓流动。

诗人细致地搜寻周围的景物,将这些意象融入他的诗句之中,同时也将自己的寂寞和忧愁都倾注在酒杯里。这是一种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的情境描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期待与失望。推篷频问询,意味着诗人不断地探出窗外察看,而岸边仍未见到一枝梅花。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对于春天到来的期盼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静谧晨光中的情感流转,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过白鹤寺

小泊古兰若,双槠发旧柯。

山光浮夜气,柳色媚春波。

僧类胡孙瘦,农师盗伯多。

野人时问我,新守政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何无适同宿山中次韵

虎踞龙蟠释子宫,药香时出小桥东。

人眠依约三更后,月在清明一气中。

千古心期应共远,半生怀抱此时融。

清泉白日分明记,出处他年未必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其三)

滕六驱车夜叩关,起来四面失烟寰。

映书冷艳便穷巷,琢句高情动北山。

侍立政思伊水上,风流不到灞桥间。

须臾月上梅花冷,人与梅花相对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其一)

蕙歇兰消菊已乾,横枝疏影到癯仙。

向来买种恨无地,我辈钟情亦有年。

最是爱他风骨峻,如何只喜玉姿妍。

小园应怪无佳句,未放幽香到酒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