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抵筠守谭崧老求茶笋

问讯江南美,人推道院州。

雨前收雀舌,雪底荐猫头。

有客同僧过,频年遣仆求。

故交今五马,解送老庞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询问江南的美景,人们推崇那里的道院州。
雨季前采摘如雀舌般鲜嫩的茶叶,雪后推荐品尝珍贵的猫头鹰菌菇。
有客人和僧侣一同来访,多年来一直派仆人去寻找。
老朋友如今地位显赫,能用五匹骏马来迎接我,却不知能否像当年一样亲自来接。

注释

问讯:询问。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美:美丽。
人推:人们称赞。
道院州:道观所在的州府。
雨前:雨季之前。
收:采摘。
雀舌:形容茶叶细嫩如雀鸟的舌头。
雪底:雪后。
荐:推荐。
猫头:猫头鹰。
有客:有访客。
同僧过:与僧侣一起。
频年:多年。
遣仆求:派人寻找。
故交:老朋友。
今五马:如今拥有五匹骏马。
解送:能够派出。
老庞:老朋友的名字或代指。
不:否定,表示是否定的疑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代书抵筠守谭崧老求茶笋》。诗中,诗人以询问的口吻向筠州(位于今天的江西)的地方长官谭崧老表达对江南美食的向往,特别是对茶笋的渴求。他提及雨前采摘的新鲜雀舌茶和雪底珍藏的猫儿石(一种竹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茶笋的品质。

诗人还表达了与友人谭崧老的深厚交情,多年里一直委托仆人向他索求这些美味。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自嘲,说自己虽然地位提升,已经乘坐五马之车,但仍希望谭崧老能如旧时般慷慨相赠,体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出岭

乞得身闲又禦魑,干戈瘴疠两危机。

三年似涉新冰过,十口今持旧璧归。

天静不忧鸿北向,月明休咏鹊南飞。

只应黄帽青鞋底,城郭人民有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发宜兴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处守谢景思寄劝农诗次其韵

使君小队出田间,却拥旌旗鼓吹还。

走送劳农诗俊逸,悬知领客事清闲。

坐曹已白儿时鬓,置酒聊朱病后颜。

无路从公上烟雨,梦魂长绕处州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归途

归途似乌鹊,得树且依栖。

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

路长风正北,野旷日沈西。

梦作祠官去,江干入马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