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图

丹砂山中期,交梨海上约。

崎岖九折坂,准拟一丸药。

至今山仙翁,已跨紫霄鹤。

鹤去当归来,尘世忆如昨。

天使自天降,招去游五岳。

洞府日月长,流水花片落。

我来似天意,一官不足缚。

道气迄未充,何以痊瘴恶。

云霞閟灵蕊,雾雨罩仙萼。

臭稗杂菁英,凡草混荃若。

未免七十毒,谁敢试口嚼。

上焉忧国病,下者念民瘼。

安得如昔人,一举翔寥落。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丹砂山的中期,与海上的交梨有过约定。
山路崎岖弯曲,期待着能换取一颗灵丹。
直到如今,山中的仙翁已骑着紫霄鹤离去。
鹤儿离去会再回来,人间的记忆依旧清晰。
仿佛天使降临,邀请我去游览五座名山。
洞府中岁月漫长,只有流水和落花陪伴。
我的到来似乎是天意,小小的官职无法束缚我。
然而道气尚未充足,如何治愈这疾病困扰。
云霞掩映着灵妙的花朵,雾雨笼罩着仙子的花苞。
劣质的草木混杂在精华之中,平凡的草木如同杂草。
我仍要面对七十种毒害,无人敢尝试咀嚼。
上层忧虑国家的疾患,底层则关心百姓的疾苦。
何时能像古人那样,一飞冲天,远离尘世纷扰。

注释

期:期待。
准拟:打算,期望。
鹤去:仙鹤离去。
尘世:人间,世俗世界。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
痊瘴恶:治愈疾病。
灵蕊:灵妙的花蕊。
杂:混杂。
菁英:精华。
口嚼:咀嚼。
国病:国家的疾患。
民瘼:百姓的疾苦。
寥落:高远,空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翁在丹砂山中修炼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疾苦的关注和对道家养生之道的追求。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古朴,充满了道家的神秘色彩。

"丹砂山中期,交梨海上约"两句开篇,设定了仙翁修炼的背景,丹砂山中藏有修炼之物,交梨海上则是仙境相会之所,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长生的愿景。

"崎岖九折坂,准拟一丸药"两句具体描绘了仙翁在山中的修炼过程,崎岖的道路象征着修行的艰难,九折坂则是对道家内丹术中九转大还金丹的隐喻。

"至今山仙翁,已跨紫霄鹤"一句表明了仙翁已经得道飞升,这里的“紫霄”指的是仙界之处,鹤则是长寿和飞翔的象征。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仙翁归来与尘世记忆的描绘,以及天使的降临和洞府日月的永恒。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达到道家境界的向往。

然而,随后的几句又转而关注到了尘世间疾病与苦难。"上焉忧国病,下者念民瘼"表明诗人虽然追求个人修炼,但并未忘记国家和人民的疾苦。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怀。

最后两句"安得如昔人,一举翔寥落"则是诗人对于古代能够顺应天意、轻松飞升仙界的神仙人物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道家哲学和诗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修炼成仙的追求以及对于世间疾苦的关注。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木兰

大渡河边瘴雾浓,邛崃关下木兰红。

得州自昔连江雨,此地仍多出窍风。

一笑萱花亲念远,三生藜杖子心同。

莫缘险阻欺方寸,忠信元来处处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木芙蓉

荣枯一气内,造化本自公。

春花与秋蒂,孰云有不同。

试看木芙蕖,雨露滋芳丛。

嫣然生百巧,秀色倾房栊。

婢子有不惬,偃蹇霜枝红。

溪柳疏其西,池荷亚其东。

等作一物看,曾是烦春工。

开阖寓至理,岁事号秋风。

惟有桃李场,感叹无言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水仙花二首(其二)

肌肤剪秋水,垂云出龙宫。

我意得子佩,笑许无言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水仙花二首(其一)

碧云玉搔头,对景山月皎。

霜静在更深,风香我先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