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二首(其一)

碧云玉搔头,对景山月皎。

霜静在更深,风香我先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筱]韵

翻译

碧绿的云彩映衬着玉制的发簪,对着明亮的山月欣赏。
深夜的寒霜格外宁静,清风的香气却早早地把我唤醒。

注释

碧云:形容天空中的云朵颜色翠绿。
玉搔头:指用玉装饰的发簪。
对景:对着景色。
山月:明亮的山间月亮。
霜静:深夜的霜降格外宁静。
更深:更深人静的时候。
风香:清风带来的香气。
先晓:首先察觉到。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夜晚景象。"碧云玉搔头"中的“碧云”形容夜空之中星光闪烁,似乎有细腻的云朵在月牙旁缓缓流动,而“玉搔头”则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女子梳妆时手执玉梳的温婉画面,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月亮的欣赏与留恋。"对景山月皎",诗人独自或与知己对坐于山中,观赏那轮皎洁如洗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接下来的"霜静在更深"一句,写出了夜色愈发浓重,霜气渐生,更是加深了夜的寂静。"风香我先晓"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中细微之美的敏锐感知和独特体验。这里的“风香”可能指的是秋天特有的果实芬芳,或许是更为抽象的夜风中的某种清新气息,而“我先晓”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深夜中,首先捕捉到了这种细微之美。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月亮与夜晚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独到的艺术感受。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王显之求名其二子曰忠厚曰忠恕

有子固可贺,无子谁为羞。

尧圣传世念,厉丑似己忧。

有子与无子,人事天为谋。

王家乌衣巷,叶叶追前修。

乃翁万卷书,一一手校雠。

厚恕命尔名,万金美田畴。

种德日复日,藨蓘期深秋。

字表名所出,远意孔与周。

陶公责端宣,晋人警师仇。

君家膝上郎,有如昔徐侯。

富贵二雏语,岂有卑微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王家亭池

涪川胜处城之西,万松直上王家池。

池心有亭无四壁,五月菡萏生沦漪。

向来城中望山上,但见一抹深黛眉。

却从山中望诸处,云雾平野光参差。

飞鸿群往山数点,阵马万匹江东驰。

眼前景物费酬答,中有隐几无言师。

题诗他日要人识,君家有叔良不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王晦叔许惠歙砚作诗迫之

书生总不羁,岂是谬进取。

偶然一舟具,初不作出处。

三年客江湖,风浪恣掀舞。

君门九天上,一一守菟虎。

是间无先容,何忍弃外府。

万卷久已破,一字未及吐。

归来赋蜀都,笔下带吴语。

传闻两坑石,妙处天可补。

试遣长须来,拜赐君已许。

形式: 古风

长松奉寄郑察院

汉使西来雪瘴深,龙蛇窟宅费披寻。

只知筇竹通中国,何似长松种上林。

槐省衔杯蒙旧识,枫庭蹑履听归音。

昔人九折回车地,笑我何由慰母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