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廷芳三首(其三)

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

穷冬百草歇,手自种琅玕。

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叹。

岂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

请哦硕人诗,匪为乐考槃。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一生中那些风雨交加的夜晚,常常让我想起名誉节操的坚守不易。
寒冬时节万物凋零,我亲手种植的琅玕(美玉般的竹子)也显得格外珍贵。
你的三十篇策论,字字都令我深感敬佩,引发三次赞叹。
这并非为了博取他人的知晓,而是你内心如丹的心志纯净。
请吟诵那首赞美贤人的诗篇,并非单纯为了享受田园生活。

注释

风雨夕:形容夜晚风雨交加。
名节难:名誉和节操的坚守。
琅玕:美玉般的竹子,象征高洁。
三十策:指文章或策略的数量。
一心丹:比喻纯洁无暇的心。
硕人诗:赞美大人物的诗篇。
考槃: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此处指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送杨廷芳三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品德高尚者的敬仰。

“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依然坚守高洁品行的人的怀念和赞扬。这里的“风雨”象征着艰难和挑战,而“每念”则显示出作者对这些人物的频繁思念。

“穷冬百草歇,手自种琅玕。”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在贫寒之中依然坚持自己理想和追求的画面。即便是在万物凋敝的冬天,作者也亲手栽培着象征高洁品格的“琅玕”(一说为美玉),显示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叹。” 这两句中,“吾子”指代收到书信或赠言的人,这里是杨廷芳。三十策可能指的是诗人对杨廷芳的三十条建议或寄托,表达了作者对对方深沉的期望和赞美。

“岂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 这两句则表明这些诗句并非为了让世人所知,而是出于内心真诚的感发,是一种精神上的精华结晶(一心丹)。

最后,“请哦硕人诗,匪为乐考槃。” 作者邀请收信者细味其诗意,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诗歌,更是在寻求精神上的共鸣和理解。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友人杨廷芳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品行高尚之人的敬仰。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的交织,诗人表达了对真挚友谊和不朽理想的珍视。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送杨廷芳三首(其二)

昔人忘言处,可到不可会。

还须心眼亲,未许一理盖。

辞章抑为馀,子已得其最。

当知邹鲁传,有在文字外。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送杨廷芳三首(其一)

自吾友若人,叹息恨不早。

相逢未出语,已足慰怀抱。

寒窗逾浃旬,百虑略倾倒。

霜晴不留客,别语讵能好。

不尽此时情,梅边试深讨。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邵怀英赴召

自君之西来,吾徒获三益。

匪惟欣晤言,望见意已适。

俯仰岁再更,交情共金石。

翩然别我去,宁复得此客。

诸公有推毂,诏下亟传驿。

嘉言久填胸,往觐天咫尺。

岂其湘水边,而可滞六翮。

虽深惜别思,敢后天下责。

嗟哉善利途,鸡鸣分舜蹠。

浮云起毫釐,乃有泰山隔。

持身与谋国,兹义贯于一。

君侯天资高,遇事无逼迫。

所立凛不回,举手谢物役。

保此方寸印,勿受一尘隙。

廓然丽昭回,万象归指画。

富贵岂君心,事业追往昔。

赠言不能工,庶以永无斁。

形式: 古风

送陈择之

君能千里来,乃作触热去。

凉秋幸非遥,归计无已遽。

向来文字间,讲论有平素。

及兹共王事,益得君佳处。

几微独深窥,圭角本不露。

岂期寂寞滨,获此友朋助。

吾邦虽云僻,山水足奇趣。

更期休沐晨,相与穷杖屦。

匆匆何少悰,咄咄出别语。

君怀负丞恩,行矣当及戍。

我亦念归欤,霜天收栗芋。

后会未可期,往事屡回顾。

赠言复何有,独以此道故。

寥寥千载前,达者同一路。

所趋固绝尘,所履无虚步。

临深觉居高,仰止有馀慕。

要须学沧溟,汇此百川注。

他年傥相忆,访我城南圃。

无使岁月深,永思编简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