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一)

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

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

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故意犯错只为与子敬相仿,杂乱的文章真想比肩汤休的才华。
陇上的云彩寄托着我对山中友人的信件,月下雪景追逐你溪边的小舟。
期待能见到你像飞仙般展示你的藏书,再回来时,随意翻阅那些散落的旧衣裳。
你将成为王孙般的玄真子,即使细雨斜风,也无妨鸥鸟的洁净不沾湿。

注释

误点:故意犯错。
故:故意。
教:模仿。
同子敬:与子敬相仿。
杂篇:乱七八糟的文章。
拟汤休:比肩汤休的才华。
陇云:陇上的云彩。
山中:山里。
信:信件。
飞仙:神仙。
虎头箧:珍贵的藏书。
颠倒拾遗裘:随意翻阅旧衣。
王孙:贵族或有才华的人。
玄真子:道家隐士。
细雨斜风:细雨和斜风。
不湿鸥:不会弄湿鸥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阅读朋友的书信时,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过去共同学习和讨论经典的美好时光,并真心想要效仿古人汤涛、休浚那样的高尚品格。

"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这两句则描绘朋友书信如同远方的云朵,带着山中的信息传递给诗人;而诗人的思念,如同雪地里的月光,随着溪流追寻至朋友所乘之舟。

"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 这两句通过写实景物,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分别后对往事的珍惜和回味。

"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高洁品格的赞赏,以及即便是细雨和斜风,也无法打湿那如同仙鹤般纯净的志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二)

此境眼前聊妄想,几人林下是真休。

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万斛舟。

看画题诗双鹤鬓,归田送老一羊裘。

明年兼与士龙去,万顷苍波没两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一)

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

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二)

山人昔与云俱出,俗驾今随水不回。

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其一)山阴陈迹

当年不识此清真,强把先生拟季伦。

等是人间一陈迹,聚蚊金谷本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