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投老归来供奉班,尘埃无复见钟山。
何须更待黄粱熟,始觉人间是梦间。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前两句“投老归来供奉班,尘埃无复见钟山”描绘了一种平淡而深远的情感。诗人将要返回故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而那遥远的钟山已经被尘世的繁华所掩盖,不再清晰可见。
后两句“何须更待黄粱熟,始觉人间是梦间”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超脱与淡然。黄粱即指谷物成熟,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无需。而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似乎在告诫自己,不必过于执着世间纷扰。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刻,既有对故土之情的抒发,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王安石的文学风格。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
蟠桃移种杏园初,红抹燕脂嫩脸苏。
闻道飘零落人世,清香得似旧时无。
垂杨一径紫苔封,人语萧萧院落中。
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杖藜随水转东冈,兴罢还来赴一床。
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馀习未全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