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泉达老饷笋

箨龙孤介亦骈阗,不比花嫣与柳眠。

雪里顿超千佛地,风来应上四禅天。

饱参玉版头头是,秀出芗林个个圆。

知我远庖薇蕨少,倒笼登俎共便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竹笋孤高独特也繁多,不同于花朵娇艳柳丝眠。
在雪中它超越了千佛圣地,随风起舞似要升入四禅天。
饱读经书如玉版处处智慧,才华出众在芗林个个圆满。
深知我对粗茶淡饭的偏爱,愿与你共享佳肴,如同君子之交。

注释

箨龙:竹笋。
孤介:孤高独立。
骈阗:众多。
嫣:娇艳。
柳眠:柳树依依。
雪里:在雪中。
顿超:瞬间超越。
千佛地:佛教中的极乐之地。
四禅天:佛教中的四个最高境界。
玉版:比喻经典书籍。
秀出:才华出众。
芗林:香气四溢的园林,比喻学问渊博之处。
个个圆:形容圆满无缺。
远庖薇蕨:远离厨房,对粗食的喜好。
少:偏爱。
倒笼登俎:倒置笼子,意指共享美食。
共便娟:共同享受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名为《和玉泉达老饷笋》。诗中描绘了一幅雪后山林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超脱尘俗的情操。

"箨龙孤介亦骈阗,不比花嫣与柳眠。" 这两句以独特的意象描绘山林之美,箨龙指的是树木间错落有致的枝叶,它们在雪中显得格外坚挺,与春日里柔和的花嫣(花的温婉)和柳眠(柳树随风摇曳的样子)不同。

"雪里顿超千佛地,风来应上四禅天。" 这两句则描绘了雪后的神秘与宁静,以及诗人心灵的飞扬。雪中佛地隐现,风起时仿佛可达四种禅定之境,这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超然。

"饱参玉版头头是,秀出芗林个个圆。"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树木在雪中的形态,每一棵树都像玉石雕刻一般坚实,每一个枝叶都显得圆润而完整。

"知我远庖薇蕨少,倒笼登俎共便娟。"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清高脱俗的自诩,以及对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情谊。远庖指的是超然物外的生活,薇蕨少则是比喻生命中的烦恼少;倒笼登俎则是一种烹饪美食的雅致行为,共便娟表达了朋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山林之美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脱尘世、亲近自然情怀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和仲信留别韵

岁首相逢四序迁,风饕雪虐忽凋年。

少而慕蔺心何壮,老矣依刘谁复怜。

邂逅难陪十日饮,分携却上五湖船。

雪梅可折还相送,目断离云思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叔赐对榴花

安石榴开夏已深,动人绛萼绿成阴。

色空喻火宜知戒,伐性如斤莫浪侵。

半吐蹙巾传丽曲,同寻双叶寓欢心。

老来体物辜诗兴,种种霜颠愧玳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尚善西禅寺冲虚宫诗(其一)

学道尤须惜寸阴,漫劳饭袋走丛林。

沩山自昔提宗印,闽峤于今绝赏音。

得髓得皮无著相,非心非佛见机深。

丰干未免成饶舌,月在碧潭空指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尚善西禅寺冲虚宫诗(其二)

飙驭临风香霭间,支筇款步访星坛。

羽人莫问升真事,古像空瞻玉佩寒。

井冽不逢龟曳尾,鼎存犹想汞新乾。

徘徊遐想来仙骥,皂荚成阴荔子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