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猿山

绮皓卧商岭,谢公游石门。

云霞如在目,千古清心魂。

我行巴东山,美胜难具论。

峭崿凤飞翥,叠巘波崩奔。

兹山既突兀,二峰复攒岏。

云昔赤猿翁,神力迈中原。

飞步凌迥绝,青天欲双扪。

力竭化为石,苍苍今尚存。

琴高涌鲸鱼,傅说为星辰。

茫昧不足道,徒然欺蒙昏。

瑶华寒碧滋,丹砂结灵根。

聊尔供游赏,因之穷仙源。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石猿山》由明代诗人王廷相所作,描绘了石猿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传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古代神话的遐想。

首句“绮皓卧商岭,谢公游石门”以典故开篇,引出两位历史人物,绮皓与谢公,分别隐喻着山中静谧与文人雅士的游历,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着,“云霞如在目,千古清心魂”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仙境般的场景,云霞仿佛触手可及,千年之后仍能感受到那份纯净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我行巴东山,美胜难具论”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踪,巴东山之美难以言表,暗示了接下来将要描绘的景象将更加令人震撼。

“峭崿凤飞翥,叠巘波崩奔”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水流的湍急,凤鸟飞翔于峭壁之上,波涛汹涌,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兹山既突兀,二峰复攒岏”进一步强调了山体的雄伟与独特,两座山峰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景象。

“云昔赤猿翁,神力迈中原。飞步凌迥绝,青天欲双扪”通过传说中的赤猿翁,展现了山中非凡的力量与神秘色彩,猿猴腾跃于空中,似乎能够触摸到遥远的天空。

“力竭化为石,苍苍今尚存”讲述了一个关于力量与永恒的故事,猿猴之力虽尽,却化为了不朽的岩石,象征着力量与时间的较量。

“琴高涌鲸鱼,傅说为星辰”引用了两个神话故事,琴高与傅说,分别与水生生物和天文学相关,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理解。

“茫昧不足道,徒然欺蒙昏”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暗示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瑶华寒碧滋,丹砂结灵根”描绘了山中珍贵的自然资源,瑶华与丹砂,象征着美丽与神奇,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源泉。

“聊尔供游赏,因之穷仙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探索,同时也流露出对仙源的向往,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综上所述,《石猿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神话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木洞驿

蹙浪喷江门,幽洞冒琼树。

寒林碧参差,秋嶂莽回互。

白龙不定眠,中江起烟雾。

素舫历长波,凌兢戒前路。

客行不能留,已过青莎渡。

所期心遥遥,离居岁云暮。

帝子隔沅湘,浮云落何处。

揽古心飞扬,寒空屡延顾。

形式: 古风

寄庸之

独游向天际,梦寐轸良朋。

落木变霜霰,感兹岁华征。

一蹶辞金门,十载嗟流萍。

白发不相贷,素志惭同盟。

忆昔共笔砚,岂彼怜肥轻。

清世有馀怀,慕古垂英名。

礼乐企圣涂,钟鼎安足荣。

仲尼没已邈,斯道谁予徵。

君也东观豪,适会况休明。

何当挥朱弦,因之闻希声。

形式: 古风

靖远楼公宴

谈笑偶宾属,矫矫怀庾公。

南楼一吹笛,千载流英风。

我来就诸贤,攀眺临高甍。

开筵接翠微,度曲散空蒙。

渑酒未倾倒,夕阳下高舂。

灯火乱星宿,鼓吹惊鱼龙。

酒酣击剑歌,逸气凌烟虹。

慷慨有遗响,何惭代里雄。

葛亮抚南蛮,夷吾靖山戎。

古来几豪英,平世留深功。

矜名智所浅,伐善道乃矇。

万事等浮云,我欲游无穷。

形式: 古风

泊大洲

寒濑石屿出,暮舸不敢上。

且泊大洲浦,弭楫临莽苍。

鼓从露野沈,柝应空江响。

林虚猿狖静,波澄星月朗。

长歌耿不寐,冷然发深想。

芳杜几相思,青山滞独往。

世路何尽期,游人自鞅掌。

旭光发阳厓,前洲闻拨桨。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