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知溪流长,百转来越峤。
舟行安能极,岚路入斜照。
清景不足娱,昔人岂辞诏。
石砚久谁磨,空林闭遗庙。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溪流穿越山岭的情景。诗人通过"百转来越峤",展现了溪流的深远和地形的险峻。接着,他以舟行者的视角,表达了对溪流尽头的好奇与探索,"舟行安能极"暗示了无尽的探索欲望。"岚路入斜照"则描绘了舟行过程中,山岚与夕阳交织的迷人景色。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美景,他进一步思考美景带来的感受:"清景不足娱",暗示美景虽美,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心灵的需求。他引用"昔人岂辞诏",意在表明古人对于美景的追求,即使这意味着离开或牺牲,也在所不惜。最后,诗人以"石砚久谁磨,空林闭遗庙"收尾,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暗示着时光流逝,曾经的繁华已成遗迹,只有那静静的石砚和废弃的庙宇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山水之韵,又富含哲理。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殿中初未仕,高节振衰谢。
读书在兹丘,萧然竹间舍。
王来有深言,留宿山水夜。
谁云南阳翁,独枉将军驾。
山折水暂旋,山开水仍往。
东陂汇初成,秋色弥然广。
碧萝花茸茸,月映石壁上。
何时试沿洄,一理烟中舫。
密筱覆埼岸,石穴黝而深。
居人负薪归,驻听风水音。
回看莲花峰,霭霭生夕阴。
不有僧钟来,高路谁能寻。
石洞篝火入,石室敷床居。
白云开层巅,上有丹霞书。
神仙不远人,但使粗秽除。
何必瀛洲外,茫茫问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