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洞仙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和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首先,“蔬星挂树,打画城残鼓”,以“蔬星”与“残鼓”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故事的开始。星月稀疏,夜色深沉,城中的鼓声回荡,似乎在宣告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
接着,“扶婢笼灯送郎去”,这一句描绘了女子在灯火微弱的陪伴下,送别心爱之人的情景。扶着婢女,手中提着灯笼,目送着恋人的背影渐行渐远,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无奈。这不仅是对离别的哀愁,也是对爱情中分离的无奈与痛苦的深刻体现。
“岂离情禁得,似水般寒,翻怯受,花影满街风露。”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离别之情比作冰冷的流水,既表达了情感的冷酷无情,又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寒冷与恐惧。同时,花影满街、风露交加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美,也象征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人间天上事,万种难言,分剪香罗暗投与。”这一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面对人间与天上的距离,千言万语难以表达,只能通过分剪香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是一种隐秘而深情的表达方式,展现了爱情中的细腻与微妙。
“绣朵折枝连,看是春娇,总谁解、寸心秋苦。”绣花的花朵与折枝相连,看似是春天的娇艳,实则蕴含着秋天的苦涩。这句话巧妙地将季节的更替与情感的变化相结合,暗示了爱情中美好与痛苦并存的复杂情感。
最后,“值无主、墙阴野棠开,也有个啼鹃,夜深怜取。”这一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野棠花开,啼鹃夜鸣,虽然没有人为之怜惜,但自然界的生命依然在默默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爱情中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坚持的颂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爱情中的离别、思念、痛苦与坚持,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