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窗扇文纱。正沉沉月斜。漾过一边清影,是雪点。

是梅花。流霞人醉些。唱相思琵琶。

搅入一声清响,是断角。是初鸦。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鉴赏

这首《霜天晓角》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下的静谧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窗扇文纱”,开篇即以轻柔的笔调描绘了窗户上文绣般的纱帘,暗示着室内与外界的微妙联系。接着,“正沉沉月斜”一句,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宁静而略显孤寂的夜晚场景。月光斜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漾过一边清影,是雪点。是梅花。”这里通过“清影”、“雪点”和“梅花”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月光下雪地或梅树的倒影,更寓意着纯洁与高雅。雪点与梅花的并置,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流霞人醉些。唱相思琵琶。”“流霞”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如晚霞般绚烂的月光洒在人间,仿佛让人陶醉其中。而“唱相思琵琶”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琵琶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之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搅入一声清响,是断角。是初鸦。”最后两句通过“断角”和“初鸦”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断角之声,可能象征着某种失落或分离;初鸦的啼鸣,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新生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夜晚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罗敷媚/采桑子

东风多少闲愁梦,山阁春阴。水阁春晴。

啼遍江南二月莺。游丝罥上秋千索,柳影婷婷。

花影深深。一窣帘衣响钏声。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如此江山/齐天乐.唐晋国公薛少保断碑研六舟上人属赋

三希鲙帖神龙本,艺林并推佳妙。

风峪零花,雪崦断柏,剔藓更谁寻到。泥斑翠扫。

便廿六文残,韵完姿好。

巧斫方池,片云长护绿天老。阴山无此奇宝。

想螺烟乍试,香晕霏绕。

武肃宫砖,吴兴寺碣,一样珠澄玉皛。书评漫考。

甚锥画江沙,河南神肖。运用玄宗,微辞成谶早。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贺新凉/贺新郎.宋信国公文丞相铁如意

是铁还非铁。是公心、是公愁泪。紫纠苍结。

葵柄尺三银篆六,姓氏日星高揭。

相映耀、西台苦节。

天意指麾如臣意,恁河山、似瓮悲南裂。

歌正气,唾壶缺。倒持悔未奸狙击。

敢怜渠、环娇柳靓,黄冠归乞。

一舸零丁军散后,几葬仙铜马石。

留此柄、铮铮难折。

莫漫招魂唱朱鸟,袒红衣、夜舞临安月。

恐隐起,蜀鹃血。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壶中天/念奴娇.寄远集石帚句

风帘自卷,浸愁漪、暮色偏怜高处。

书寄岭头封不到,只见乱山无数。

月落潮生,酒醒波远,残柳参差舞。

江皋隐隐,彩云飞过何许。

谁解唤起湘灵,粉香吹下,心事还将与。

古十六陂人未到,一点芳心休诉。

玉笛无声,罗衣初索,梦与秋相遇。

韦郎去也,明年定在槐府。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