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宋朝老再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吾乡说三宋,伯也抱奇伟。

太学三十年,不作举子语。

晚当拜特恩,青衫送还官。

开口论世事,有舌不可扪。

吾皇开寿域,汪濊泽万国。

勉公俯而就,如女有正色。

翻然感际会,千载今一时。

谁欤俾宿留,再和归来辞。

渊明归有田,公归徒四壁。

姑奉祝融祠,胜煮南山石。

公乎未得第,我辈惭登科。

空飧了无补,奈此归来何。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故乡谈论三位宋姓杰出人物,其中一位抱持着非凡的才情与壮志。
他在太学苦读三十年,从未流露出应试者的口吻。
晚年他有望获得特别恩典,穿着青衫辞官归去。
他敢于公开讨论世间事务,言辞犀利无人能及。
我们的君主开启长寿盛世,恩泽惠及万邦。
希望你能接受这个职位,如同女子保持贞洁。
突然间感到命运的交汇,千年一遇的时刻来临。
是谁让你暂时停留,写下这首告别诗篇。
陶渊明归隐有田园,你却只有四面墙壁。
暂且去敬奉祝融神祠,胜过煮食南山之石。
你尚未高中,我们这些考中者深感惭愧。
空有佳肴却无益于事,面对归途又能如何呢?

注释

吾乡:故乡。
说:谈论。
三宋:三位宋姓杰出人物。
伯:其中一位。
抱:怀有。
奇伟:非凡才情壮志。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三十年:长时间。
举子语:应试者口吻。
晚:晚年。
拜特恩:特殊恩典。
青衫:官员服饰。
论:讨论。
世事:世间事务。
扪:触及。
吾皇:我们的君主。
寿域:长寿盛世。
汪濊泽:广布恩泽。
勉公:希望你。
俯而就:接受职位。
正色:贞洁。
感际会:命运交汇。
千载:千年。
一时:时刻。
俾:使。
宿留:暂时停留。
再和:再次写下。
渊明:陶渊明。
归有田:归隐田园。
徒四壁:只有四面墙。
姑:暂且。
奉祝融祠:敬奉祝融神祠。
南山石:南山之石。
未得第:尚未高中。
惭登科:深感惭愧。
空飧:空有佳肴。
无补:无益。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许及之所作,名为《跋宋朝老再和陶渊明归去来辞》。通过鉴赏,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唐代诗人陶渊明的崇敬,以及对友人宋朝老(即宋庠)的惜别之情。

首句“吾乡说三宋,伯也抱奇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及宋氏家族的自豪之情,其中提到的“三宋”可能指的是宋氏家族中的杰出人物。紧接着,“太学三十年,不作举子语”显示了宋朝老在太学(国家最高学府)中三十年的沉潜与不慕虚名。

“晚当拜特恩,青衫送还官”则透露出宋朝老对待遇恩惠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归还官职、淡泊明志的一面。下一句“开口论世事,有舌不可扪”则形象地描绘了宋朝老谈论时事时的才华横溢,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吾皇开寿域,汪濊泽万国”表达了对帝王及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勉公俯而就,如女有正色”则是诗人对宋朝老恳切的劝告和赞美,希望他能接受这番美好的祝福。

“翻然感际会,千载今一时”表达了诗人在此刻与宋朝老共同的情感交流,以及这种难得的美好时光是历经千年才有的。紧接着,“谁欤俾宿留,再和归来辞”则显露出诗人的惜别之情,希望友人不要久留,而是要再次相聚。

“渊明归有田,公归徒四壁”一句中,通过对陶渊明的引用,强调了宋朝老归隐田园与陶渊明精神上的共鸣。最后,“姑奉祝融祠,胜煮南山石”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古代神话中的祝融一样,被人们所祭祀。

整首诗通过对宋朝老的赞美和惜别,以及对陶渊明精神的追慕,展现了作者许及之深厚的情感与高雅的文学功底。这不仅是对友人的一种致敬,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人生追求。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騃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

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

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

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

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君有语,但分付。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留别龙隐岩

矫首初来北斗峰,直穿山腹作玲珑。

石间蜕骨痕犹在,渊底藏珠水更通。

霖雨几时岩墅去,卧龙底处草庐空。

眼中要识真英物,寓迹何劳想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涵碧亭

清泚何妨一整巾,苍崖先自怯登临。

汎现人物几荣悴,祗有林泉无古今。

万个倘容参直节,一泓端欲印无心。

苍颜还许交同老,罗隐书堂尚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陪邑大夫登西岘峰

晴暾发轻暑,惠风荡繁林。

驱车青郊路,举跐西山岑。

随流玩回转,就阴便清深。

子规续哀响,仓庚流好音。

侧径既窈窕,层崖亦岖嵚。

石泉漱琼瑶,松风戛璆琳。

云间渺虚旷,恍若韶濩临。

水乐名其亭,上有坡仙吟。

泉甘瀹新茗,芹香侑清斟。

攀跻岂不劳,景胜忘所任。

夕阳忽在山,清兴浩难禁。

山灵应有约,何时重来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