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适易水湄,鹬蚌方怒争。
今日复明日,渔者得并擒。
齐楚擅敌国,干戈日相寻。
宁知兵久敝,坐使嬴氏并。
这首明代童轩的《感寓(其三十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清晨时分,诗人来到易水边,目睹鹬蚌因争夺而激烈争斗。他深感今日之事延续到明日,渔夫得以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擒获两者。接着,诗人联想到战国时期齐楚两国长期争霸,战争不断,暗示这样的无休止冲突只会导致国力衰弱。最后,他以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为例,指出长久的战争终将导致弱者的灭亡,强大的秦国最终吞并了其他诸侯。
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和平与避免无谓纷争的期盼,以及对强权兴衰的深刻洞察。
不详
秦人据崤函,自谓万世基。
孰知楚一炬,百二俱成灰。
惟彼陶唐氏,有此冀北陲。
势无金作城,利乏汤为池。
黎民悉于变,垂拱成雍熙。
乃知帝监德,岂在险与夷。
步出北郭门,风悲白杨树。
累累古今坟,高下正相似。
中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曙。
荒烟狐兔游,落日樵牧语。
蒺藜秋著花,一望迥无际。
感彼雍门琴,凄然泪如注。
相如赋大人,曼语誇独步。
飘飘气凌云,时复中规度。
虽云讽意深,适足诲淫助。
不见雾縠奇,乃是女工蠹。
富贵亲戚惧,贫贱父子离。
骨肉尚如此,何况他人为。
季子昔未遇,憔悴面目犁。
一朝佩相印,革车千乘随。
揣摩发雄辨,抵掌惊愚痴。
还过洛阳境,父母为道除。
蛇行伏妻嫂,局促一何卑。
季子不足道,薄俗堪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