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

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

死生俱是梦,哀乐讵关身。

远草光连水,春篁色离尘。

当从庚中庶,诗客更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世间如今为何事,空门中才领悟真理。
生死皆是梦幻泡影,悲欢离合与自身无关。
远处草地光影连着水面,春日竹林清翠远离尘嚣。
应当跟随庚申年间的贤士,诗客之中还有谁人能共赏?

注释

浮世:世俗世界。
空门:佛教中指脱离世俗的修行之地。
谛真:真实的道理或真理。
俱:都。
哀乐:悲伤和快乐。
关:有关。
远草:远方的草地。
光连水:光影倒映在水中。
春篁:春天的竹子。
离尘:远离尘世。
庚中庶:庚申年间有德行的人。
诗客:爱好诗歌的人。
何人:还有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耿湋的作品,名为《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非常精妙,体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

"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死生俱是梦,哀乐讵关身。"

这四句开篇便展现出一种禅宗般的深邃思索,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看破和超越,以及对于生与死、悲欢离合的豁达态度。在这里,“浮世”指的是不断变化且无常的世界,而“空门”则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与空寂。“此谛真”表明诗人认为这种看法是真理。接下来的两句,则更深一步地揭示了生死如梦的禅机,以及对世间悲欢不再挂怀。

"远草光连水,春篁色离尘。"

这里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远处的野草在阳光下与流水相连,春天的花朵则在空中飘香而不染尘世。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当从庚中庶,诗客更何人。"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问自答式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在这里,“庚”字可能指的是某个时刻或情境,而“庚中庶”则暗示了一种平淡无奇的生活状态。而“诗客更何人”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身份的自我认同和深刻感慨,彷佛在问自己,在这样的世俗纷扰中,还有谁能真正理解并分享自己的心灵旅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禅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和世间万象的深刻思考,以及他那种超脱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春日题苗发竹亭

春亭及策上,郎吏谢玄晖。

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偏宜留野客,暂得解朝衣。

犹忆东溪里,雷云掩故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寻柳先生

言是商山老,尘心莫问年。

白髯垂策短,乌帽据梧偏。

酒熟飞巴雨,丹成见海田。

疏云披远水,景动石床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津亭有怀

津亭一望乡,淮海晚茫茫。

草没栖洲鹭,天连映浦樯。

往来通楚越,旦暮易渔商。

惆怅缄书毕,何人向洛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相和歌辞.陇西行

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

封狐犹未剪,边将岂无羞。

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

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