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安今日多英贤,裘马翩翩羡少年。
勋高名勒凌烟阁,霓裳歌舞画堂前。
君不见人生百年须旷达,莫负金樽赢白发。
又不见对景逢场须尽欢,转眼光阴一指弹。
春去春来人易老,今年花比去年好。
等閒花下且豪吟,笑指乾坤凭潦倒。
却看世上三万六千场,几人身赴蓬莱岛。
蓬莱之岛在何方,莫将尘事萦怀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华丽的宴会场景,长安城中的英才俊彦云集,气氛奢侈而充满活力。诗人通过对比年轻人的活跃与老年人的苍白,表达了及时行乐、珍惜光阴的哲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境的渴望。
诗中“勋高名勒凌烟阁”一句,通过对古代功臣画像悬挂于凌烟阁的历史事件,衬托出当下宴会上的荣耀与繁华。"霓裳歌舞画堂前"则是对宴会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欢乐氛围的空间。
“春去春来人易老,今年花比去年好”两句,通过季节的更迭,反映出时间流逝带来的生命变化,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人倡导的是,在有限的人生里,要尽情享受当下、追求快乐。
最后,“蓬莱之岛在何方,莫将尘事萦怀抱”表达了超脱世俗纷争,向往仙境的思想。蓬莱岛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一个远离尘嚣、宁静安详的地方。诗人通过这种想象,倡导读者放下心中重担,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对现实生活的享受,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不详
万山高下擅清都,烟火四开总版图。
白日梯人天上走,青莲载客水中浮。
道超形妙称仙释,人尚耕桑见妇姑。
干戈满路川原静,何物壶公更一壶。
桂籍青年压俊英,桥门卒业已成名。
九章列秀铜章美,百里春风墨绶荣。
德及桑麻犹有颂,梦遗琴鹤已无声。
故乡归去长眠夜,芳草斜阳伴墓铭。
春来风雨耿黄昏,初见青青月一痕。
忆自消魂南浦后,不禁描出向前村。
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
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