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六)流杯池

幽居久不乐,心死如湿灰。

闻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

披衫向西坐,欲望无崇台。

何当命游宴,尽聚不羁才。

顾恐狭隘地,未足开吾怀。

仰手斸河汉,决向天南来。

移舟复转岳,壅遏成环回。

横持北斗柄,量尽酒星醅。

箕踞接下流,一歃空千罍。

八风助吟倡,万怪供嘲谐。

醉来散发卧,蝇声视霆雷。

冷笑势利子,茫茫尘土堆。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久隐居不快乐,心如湿灰般冰冷。
听说山中有清池,仙人曾在此举杯畅饮。
穿上衣服向西而坐,期盼能有高台畅饮。
何时能安排一场宴会,聚集那些不受拘束的才子。
只是担心地方太小,无法满足我开阔的心胸。
我抬头想挖掘天河,让水流向南方来。
划船再转向山岳,水流被阻形成环状回流。
握着北斗星的柄,测量满天的酒星酿成的酒。
随意坐着,面对下游,一饮便仿佛能倾尽千座酒壶。
八面风助我吟唱,万物怪象供我戏谑。
喝醉后散乱头发躺下,连苍蝇的嗡嗡声也视若雷霆。
嘲笑那些势利之人,他们就像茫茫尘土中的蝼蚁。

注释

幽居:隐居。
心死如湿灰:形容心情极度消沉。
仙客:指传说中的仙人。
崇台:高台。
命游宴:安排宴会。
不羁才:不受拘束的才子。
开吾怀:满足我的心胸。
河汉:银河。
量尽酒星醅:测量满天酒星酿成的酒。
箕踞:随意张开两腿而坐。
一歃:一饮。
八风:指自然界的八种风向。
冷笑:轻蔑的笑。
势利子:只看重权势利益的人。
尘土堆:比喻世俗社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起始两句“幽居久不乐,心死如湿灰”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隐居生活带来的厌倦和心灵的枯燥。这是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的一种不满与抗拒。

接着,“闻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转换了氛围,传来了一个关于仙境般的池塘的消息,这里曾经有仙人留下了饮酒的痕迹。诗人被这样的故事所吸引,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披衫向西坐,欲望无崇台”则是诗人在山中的一种放松自如的行为,他希望能够不受任何束缚地遨游。这里的“崇台”象征着高远和超脱,诗人渴望着能达到那种境界。

接下来的几句“何当命游宴,尽聚不羁才。顾恐狭隘地,未足开吾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举办一场超凡脱俗的盛宴,邀请所有不受世俗束缚的才子俊杰共同享乐。然而他又担心现实中的狭隘环境不足以实现他的宏大理想。

以下几句“仰手斸河汉,决向天南来。移舟复转岳,壅遏成环回。”则描绘了一种强烈的行动与意志,诗人仿佛要用手势切开天河,决定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进,而后几句则是对这种超脱世界束缚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幻想。

“横持北斗柄,量尽酒星醅。箕踞接下流,一歃空千罍。”这几句在诗中构建了一幅壮观图景,诗人仿佛能够控制北斗星辰,用以量度天上的美酒,并且能直接饮用山间的清泉,这些都是对超凡生活的一种向往。

“八风助吟倡,万怪供嘲谐。醉来散发卧,蝇声视霆雷。”则是诗人在这种幻想中的一种放纵与自我表达,他仿佛能借助八方之风来帮助他歌唱,而万千奇异的景象都为他的欢乐服务。醉酒后随意散放着头发,躺卧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即便是雷声也如蝇虫般微不足道。

最后,“冷笑势利子,茫茫尘土堆。”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对那些追求名利之徒的冷漠与讽刺,以及对世间纷争的看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五)秦人峰

秦法虽甚苛,秦吏若犹拙。

山林不数里,俾尔逃得脱。

予观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苟非为鬼神,何计避羁绁。

圣皇今在御,百事咸均节。

常披诏书意,苦念生财竭。

谁能将顺者,所望在贤哲。

无使峰中人,笑我民屠裂。

形式: 古风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十)葛仙坛

仙翁犹在时,坛上何设施。

仙翁一去后,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

嗟嗟天壤内,共是枯鱼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一)鲁公碑

他人工字书,美好若妇女。

猗嗟颜太师,赳赳丈夫武。

麻姑有遗碑,岁月亦已古。

硬笔可破石,镌者疑虚语。

惊龙索雷斗,口唾天下雨。

怒虎突围出,不畏千强弩。

有海珠易求,有山玉易取。

唯恐此碑坏,此书难再睹。

安得同宝镇,收藏在天府。

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

形式: 古风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七)碧莲池

碧莲何岁开,我时不得见。

于今到池上,只有红莲绽。

红莲非丑恶,物以多为贱。

阿蛮虽解舞,不见真妃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