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南下洼有女郎坟一,短碑三尺,艳名香冢。红颜未识,绿草犹芳,春暮徘徊,怃焉成调

是何时、路旁香冢,碑阴重认题字。

美人不为留名姓,只与玉钩同例。

芳草地,有远远、西山浅浅南洼水,番风第几。

荡旧日芳尘,粉衣蚨蝶,又趁落花起。

朝还莫,梦影红深绿腻,多应飞燕能记。

三生杜牧今谁在,直甚钟情如此。

春徙倚,便未听、琵琶也带伤春意。

斜阳下矣,认一片蘼芜,鞭丝隐隐,人在画图里。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凄美的故事,通过“路旁香冢”、“碑阴重认题字”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词中提到的“美人不为留名姓”,暗示了这位女子生前的神秘与不为人知,仅以“玉钩同例”来象征其命运的孤寂。接着,“芳草地”、“西山浅浅南洼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美丽,也映衬出女子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番风第几”一句,巧妙地运用了“番风”这一意象,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时光的流逝,强调了女子生命之短暂。而“荡旧日芳尘,粉衣蚨蝶,又趁落花起”则通过蝴蝶追逐落花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生命的消逝与自然界的轮回。

接下来,“朝还莫,梦影红深绿腻,多应飞燕能记”几句,通过“朝还莫”的时间循环和“梦影红深绿腻”的梦境描述,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怀念。而“三生杜牧今谁在,直甚钟情如此”则将女子与唐代诗人杜牧相提并论,进一步强化了她情感的深度与独特性。

最后,“春徙倚,便未听、琵琶也带伤春意。斜阳下矣,认一片蘼芜,鞭丝隐隐,人在画图里”几句,以“琵琶”和“斜阳”等意象,营造出一幅充满伤感与怀旧色彩的画面,暗示了女子虽已逝去,但其故事与情感却如同画中人一般,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段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故事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爱情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67)

周祖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明池

林暮鸦翻,钟沉鹤倦,古意胸中横起。

斜阳下、城东半角,剩无恙小山流水。

想年时、万柳丝长,把一片、春色愔愔低系。

问酒畔红牙,衣边青眼,旧日风流谁继。

绿影和烟都化矣。只画意吟魂,向人摇曳。

僧归去、尘封梵静,浑描入、无声诗里。

镇拈花、瘦佛龛前,似道我重来,昔游应记。

恁平野寻碑,空堂听笛,片月窥人天际。

形式: 词牌: 金明池

浪淘沙.偕叔平过增寿寺别院,叔平指其姬人瘗处,为赋一解

幽磬隔花闻,清梵如尘,惜惜别院悄无人。

燕子不来春又去,立到黄昏。

芳草最愁君,埋了罗裙,可怜眉黛已无痕。

曾是旧时帘底月,如此销魂。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摸鱼儿

蓦鞭丝、唤人离别,临歧珍重相语。

尊前只莫言憔悴,都向柳枝分付。

浑欲诉,奈执手、匆匆不尽愁中绪,攀条怨缕。

正南苑生凉,西山作暝,争忍别君去。

长安道,约定归期又误。天涯人倦羁旅。

湖云湘月家山影,并入吹笳声暮。

情更苦,说有个、方回等我江南路。凭君记取。

待津舶归来,诗筒寄到,定写断肠句。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长亭怨.天津

已春过、大沽烟水。杨柳青青,落花风里。

隐隐潮来,小帆如叶、树如荠。

酒帘三五,嗟逆旅、无情思。

结客少年场,漫击筑,浩歌燕市。遥指。

慨津门旧日,一片连营烽燧。京城未远。

又愁见、浮云征骑。

道至今、玉垒防秋,厌重说、鏖兵时事。

只海色千重,都向层楼飘起。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