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阳春

悲阳春,阳春可乐胡为悲。

桃花枝上开未足,数片已逐狂风吹。

阳春能来不能久,年少看花今白首。

击毬驰马力已疲,欲傍樽罍先怕酒。

佳人如皓月,顾我犹衰蓬。

相倚不相似,两心何可同。

请折并蒂花,更看鸳鸯鸟。

容华与毛羽,相鲜乃为好。

挥手谢佳人,浩歌悲阳春。

阳春易衰歇,尔貌岂长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悲阳春》,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诗中描绘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哀叹。

首句“悲阳春,阳春可乐胡为悲”,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矛盾情感,既有欣赏的喜悦,又有对美好事物短暂的忧伤。接着,“桃花枝上开未足,数片已逐狂风吹”描绘了桃花盛开未尽,却被狂风无情吹落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脆弱。

“阳春能来不能久,年少看花今白首”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从少年时欣赏春花到如今已成白发老人,岁月流转,青春不再。接下来,“击毬驰马力已疲,欲傍樽罍先怕酒”通过描述体力活动后的疲惫和对饮酒的避讳,暗示了身体机能的衰退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佳人如皓月,顾我犹衰蓬”将佳人比作明亮的月亮,而自己则比喻为枯萎的蓬草,形象地表达了与佳人之间的距离感和自我价值的失落。“相倚不相似,两心何可同”则表达了情感上的隔阂和难以理解对方的心意。

最后,“请折并蒂花,更看鸳鸯鸟。容华与毛羽,相鲜乃为好”希望与佳人共同采摘并蒂花,观赏鸳鸯鸟,象征着追求和谐美好的生活。然而,“挥手谢佳人,浩歌悲阳春。阳春易衰歇,尔貌岂长新”却表达了最终的告别和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哀愁。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江上游

我乘逸兴浮扁舟,杨花渡江飞满头。

河豚初熟鲚鱼烂,借问春光须少留。

人间乍听黄金鸟,物外谁怜白雪鸥。

但愿沧波化为酒,青山两岸皆糟丘。

人生快意天地小,登览何必须瀛洲。

渔歌声断自起舞,酩酊更看江月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望夫石

杜鹃啼血春林碧,妾有离愁异今昔。

上尽高山第一峰,目乱魂飞化为石。

化为石,可奈何,泪悬白露衣薜萝。

千古万古望夫恨,一江秋水寒蟾多。

汉家天子点征役,良人荷戈归不得。

此身未老将何从,不似山头化为石。

形式: 古风

两山间

江南南山连北山,苍藤翠水水潺潺。

水深藤老木拱矣,不知游子何时还。

白云孤飞岁华晚,独鹤一声星斗残。

两山秀色手可揽,嗟我不得山中閒。

形式: 古风

莲根有长丝

莲根有长丝,不供贫女机。

柳梢有飞绵,不暖寒者衣。

朝歌悠悠暮歌短,下地沉沉上天远。

东生白日还西流,志士长怀万古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