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五十一首(其九)

三世诸佛不知有,覆水难收。

狸奴白牯却知有,头上安头。白日西沈,黄河北流。

推倒门前案山子,从教坐地看扬州。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大观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首句“三世诸佛不知有,覆水难收”暗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和不可逆,连佛陀也无法改变已逝去的事物。接下来,“狸奴白牯却知有,头上安头”运用比喻,狸猫和白牛虽无知,但它们懂得自我生存,而人类有时却忽视了基本的道理,自相矛盾。

“白日西沈,黄河北流”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如梦的感慨。最后一句“推倒门前案山子,从教坐地看扬州”形象生动,意为舍弃一切执着,放下权势地位,如同推倒象征束缚的案山,坦然面对现实,即使身处低位,也能以超脱的心态欣赏生活,如同在扬州(繁华之地)般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与放下,体现了禅宗的智慧和豁达。

收录诗词(126)

释大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五十一首(其八)

作者相逢,一西一东。断碑刊白字,当道种青松。

形式: 偈颂

偈颂五十一首(其四十一)

教戴天履地,击壤鼓腹兮不知天地之宽。

形式: 押[寒]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七)

不动本位,瑞应人间。

冠群灵而首出,摄大千于毫端。

万汇熙熙兮春台之乐,万邦纳纳兮磐石之安。

从教戴天履地,击壤鼓腹兮不知天地之宽。

形式: 偈颂

偈颂五十一首(其六)

十二月十五,石人相耳语。

梅开寒谷春,雪滴晴檐雨。

太分明,何所睹,南泉不打盐官鼓。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