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尼大德院

云鬟早岁断金刀,戒律曾持五百条。

台上灯红莲叶密,眉间毫白黛痕销。

绣成佛国银为地,画出王城雪覆桥。

清净高楼松桧寺,世雄翻愧自低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少女时代的秀发早被剪断,遵守过严格的五百戒律。
高台上的灯火通明,莲花叶片密集如盖,她眉头的黛色渐渐消退。
精美的绣品中,佛国之地铺满银色,画中的王城桥梁覆盖着雪景。
在那座清净的高楼上,松桧寺屹立,世间豪杰反而因之感到羞愧,自感不如。

鉴赏

诗人通过云鬟早岁断金刀,戒律曾持五百条,一开篇就展现了尼姑严谨的修行态度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台上灯红莲叶密,眉间毫白黛痕销"则描绘出一幅温馨而神圣的图景,尼姑在莲花盛开的夜晚,灯火通明之中修行,时间的流逝仅在微小的眉间细发和消失的眉黛上有所体现。诗人接着以"绣成佛国银为地,画出王城雪覆桥"展现了尼姑心中的佛国净土,是用银色织就的地面,以及通过绘画表现出的仙境般的王城雪景。

最后两句"清净高楼松桧寺,世雄翻愧自低腰"则表达了诗人对尼姑所居寺庙的赞美,这里的环境清净,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达到尼姑那般高洁境界的自我反省和谦卑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尼姑的修行生活和她内心的平静与坚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个人修为上的自我追求。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题玉芝赵尊师院

晓起磬房前,真经诵百篇。

漱流星入齿,照镜石差肩。

静闭街西观,存思海上仙。

闲听说五岳,穷遍一根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搆茅亭

野色迷亭晓,龙墀待押班。

带涎移海木,兼雪写湖山。

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闲。

唐封三万里,人偃翠微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西明寺攻文僧林复上人房

谁寄湘南信,阴窗砚起津。

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

楼憩长空鸟,钟惊半阙人。

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南鉴公山房

竹房开处峭,迥挂半山灯。

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

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

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