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其二十五)

大觉如来指,心王作智都。

刹尘千万亿,定相不差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大觉如来的手指,心中智慧作为都城。
无数的刹尘微粒,定性的形象没有丝毫差别。

注释

大觉如来:佛教中的至高觉悟者,象征智慧和慈悲的最高境界。
心王:佛教术语,指心的主宰,通常指智慧之心。
智都:比喻智慧的中心或核心。
刹尘:佛教用语,形容极微小的物质单位,此处象征数量之多。
定相:佛教中指事物不变的、确定的形状或状态。
不差殊:没有差别,完全一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从诗中可以看出,赵炅在探讨心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佛学中的禅理。

第一句“大觉如来指”,这里的大觉如来应该是指释迦牟尼佛,即佛教中的觉者,意指他以智慧之手指引众生。第二个字“指”则表明了佛陀用心灵的力量去引导世人。

接下来的“心王作智都”,这里的心王是心灵的统治者,是对内在智慧的称呼,作智都则意味着以这种心灵之王来建立起一个智慧的宫殿。在佛教中,这代表了通过修行和冥想来达到心灵的清净与觉悟。

第三句“刹尘千万亿”,这里的刹尘是佛教术语,指的是极小的时间单位,也就是一瞬间。千万亿则形容数量之多,意在表达时间的细分和无限。在佛学中,这也象征着对时间与空间细微观察的重要性。

最后,“定相不差殊”,这里的“定”是确定、决定的意思,而“相”则指的是外界事物的显现或者心灵的各种状态。整句话意在表达,无论是内心的感受还是对外部世界的观察,都应以一种平等而又不偏差的态度去看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佛教的概念和词汇,探讨了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智慧去认识自我和世界。赵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觉悟的心境。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缘识(其十四)

口爽哀滋味,深思命本根。

心邪迷妄相,圣法教中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缘识(其五十三)

道门长啸扣玄关,咀嚼盈虚口不闲。

峰顶怡情松作笠,五湖来往看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缘识(其五十六)

昆崙山上玉楼前,五色祥光混紫烟。

景物不同人世界,群仙时醉卧花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缘识(其四十二)

无名大道气雄雄,日月昭明显圣功。

舒卷好将浮世誉,亦同天上在人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