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权衡谅匪易,愚智信难移。
九德皆殊进,三端岂易施。
同称昆岫宝,共握桂林枝。
郑鼠今奚别,齐竽或滥吹。
瑶台有光鉴,屡照不应疲。
片善当无掩,先鸣贵在斯。
龙门峻且极,骥足庶来驰。
太息李元礼,期君幸一知。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性难以把握和认识的复杂性。开篇“权衡谅匪易,愚智信难移”指出的是判断一个人品德和智慧的真伪并不容易,因为外表与内心往往不一致,而且人们对此的信任也很容易动摇。
接着,“九德皆殊进,三端岂易施”则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场合表现出不同的德行和品质并不简单。这里的“九德”可能指的是儒家所崇尚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而“三端”则是指君子在待人接物时应有的态度,即公正无私。
诗中“同称昆岫宝,共握桂林枝”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和谐关系,人们像珍贵的昆岫之宝一样互相尊重,又如同手握桂林之枝般紧密团结。
然而现实却是,“郑鼠今奚别,齐竽或滥吹”表达了对于人心叵测和社会浮华的无奈。这里“郑鼠”比喻那些貌似高雅而实则庸俗的人物,而“齐竽”则象征着各种各样不和谐的声音。
诗中还提到“瑶台有光鉴,屡照不应疲”,意指通过明镜般的智慧不断地审视自己,不因循守旧而停滞不前。
接着,“片善当无掩,先鸣贵在斯”强调了即使是微小的善行也不应该被掩盖,而应当让其发出声音,展现出来,因为这正是值得珍惜的。
“龙门峻且极,骥足庶来驰”则用比喻手法描绘了一种追求卓越、不断攀登的境界。这里的“龙门”象征着高峰,而“骥足”则是比喻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人。
最后,“太息李元礼,期君幸一知”表达了诗人对于李元礼(可能是当时某位德高望重之人)的赞赏和期待,希望他能够理解这份深沉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人性复杂性的反思,以及对道德修养和自我提升的强调,展现了一种对理想人格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不详
彩障成云母,丹墀隔上公。
才彰二纪盛,荣播一朝同。
近玉初齐白,临花乍散红。凝姿分缥缈,转佩辨?珑。
意惬恩偏厚,名新宠更崇。
谁知历千古,犹自仰清风。
天高爽气晶,驰景忽西倾。
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
想同金镜澈,宁让玉壶清。
纤翳无由出,浮埃不复生。
荣纡分汉苑,表里见秦城。
逸兴终难系,抽毫仰此情。
淮月秋偏静,含虚夜转明。
桂花窥镜发,蟾影映波生。
澹滟轮初上,裴回魄正盈。
遥塘分草树,近浦写山城。
桐柏流光逐,蠙珠濯景清。
孤舟方利涉,更喜照前程。
杳霭三春色,先从帝里芳。
折杨犹恨短,测景已忻长。
莺和红楼乐,花连紫禁香。
跃鱼惊太液,佳气接温汤。
风送飞珂响,尘蒙翠辇光。
熙熙晴煦远,徒欲奉尧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