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高爽气晶,驰景忽西倾。
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
想同金镜澈,宁让玉壶清。
纤翳无由出,浮埃不复生。
荣纡分汉苑,表里见秦城。
逸兴终难系,抽毫仰此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山河静谧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超然。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借代(“想同金镜澈”)、排比(“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等,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
开篇两句,“天高爽气晶,驰景忽西倾”,描绘了天空的清新与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象。接着,“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则通过对山川静谧和河流清澈的描述,强化了自然之美。
“想同金镜澈,宁让玉壶清”,诗人将心灵比作金镜,表达了一种愿意保持内心纯净无瑕的心境。接着,“纤翳无由出,浮埃不复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希望自己的心如同空中的云朵,洁净而又飘渺。
“荣纡分汉苑,表里见秦城”,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示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思考。最后,“逸兴终难系,抽毫仰此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难以长久的感慨,以及对这种情怀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心灵清澈的人生态度。
不详
淮月秋偏静,含虚夜转明。
桂花窥镜发,蟾影映波生。
澹滟轮初上,裴回魄正盈。
遥塘分草树,近浦写山城。
桐柏流光逐,蠙珠濯景清。
孤舟方利涉,更喜照前程。
杳霭三春色,先从帝里芳。
折杨犹恨短,测景已忻长。
莺和红楼乐,花连紫禁香。
跃鱼惊太液,佳气接温汤。
风送飞珂响,尘蒙翠辇光。
熙熙晴煦远,徒欲奉尧觞。
司乐陈金石,逶迤引上公。
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应律烟云改,来仪鸟兽同。
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
圣寿三称内,天欢九奏中。
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
游湘有馀怨,岂是圣人心。
行路猿啼古,祠宫梦草深。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
巡狩去不返,烟云愁至今。
九嶷天一半,山尽海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