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湖限南鄙,秋令到还稀。
节换空看历,人閒未趁衣。
齐纨方得意,厦燕莫言归。
秪有松筠径,风高暑气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炎热夏末或初秋时节,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开篇“江湖限南鄙,秋令到还稀”表达了季节的转换,但秋天的气息尚未完全浓郁,给人以一种微妙的预感。
接着“节换空看历,人閒未趁衣”写出了时间流转与人的惰性。节气更替,时间在无声中流逝,而人们却还沉浸在夏日的懒散中,没有准备好秋天的衣物。
“齐纨方得意,厦燕莫言归”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这里的“齐纨”指的是整洁的琴弦,“厦燕”则是一种不愿离去的情怀。这两句表明尽管外界有秋意渐浓,但诗人的内心依旧沉醉于夏日的惬意之中,不愿提及归去。
最后“秪有松筠径,风高暑气微”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自然景象。这里的“秪有”一词用得极妙,传达了路径上的寂寞与孤独,而“风高”则是秋天即将到来的预兆。
整首诗通过对气候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体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从夏转秋的季节感受和人性的复杂性。李觏以其独特的情怀和精湛的笔法,将这一时节中的微妙情绪呈现在读者眼前。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少年心苦向毛锥,老大生涯只有诗。
哀乐万端成画缋,江山太半入炉锤。
格如平易人多爱,意到幽深鬼未知。
白发尚新才不尽,几时吟兴是衰时。
喜尔年将壮,为儒志可嘉。
乡闾知行实,场屋见辞华。
公道方无壅,君门况不遐。
直应千里足,世世出吾家。
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
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
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