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喜尔年将壮,为儒志可嘉。
乡闾知行实,场屋见辞华。
公道方无壅,君门况不遐。
直应千里足,世世出吾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儒生即将踏上远行的壮丽场景。"喜尔年将壮,为儒志可嘉"表明对他年富力强、怀抱儒家理想的赞扬和肯定。"乡闾知行实,场屋见辞华"则形象地展现了他在村落间告别时的情况,人们都知道他的出发,而他在农田边上的辞别之词也充满了文采。
"公道方无壅,君门况不遐"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公开、正直的品德和对远大前程的期待,没有任何障碍阻挡他的步伐。"直应千里足,世世出吾家"则预示着他将像千里马一般迅速成名,而这样的英才将会世代相传,是家族的一份骄傲。
整首诗通过对年轻儒生的送别,展现了对其美好品质和光明未来的祝愿,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才的赞赏与期待。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
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
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
古木亭边夜响晨,饯壶重叠拥双轮。
高文健笔科场手,白发青衫宦路人。
十月霜风还劈面,六街尘土会欺贫。
麻源碧涧神仙地,早晚归来伴隐沦。
义激中心不再思,宦途从此抱瑕疵。
谁怜君子笃亲意,况是明王孝治时。
靖节田园应久废,尚平婚嫁岂宜迟。
一官尘土休回顾,海上群鸥旧有期。
策名曾未几,奋迅出埃尘。
陋巷潜心久,亨衢得意新。
君恩方责报,民业近多贫。
莫学悠悠者,谋身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