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
应是溪源来最远,落花流水洞中春。
这首诗名为《次韵元伯初夏南洋河即事》,作者黄庶是宋代文人。诗中描绘了初夏时节南洋河畔的景象。"芳菲已去绝音尘"表达了春意消逝,只剩下静寂无声的氛围。"临水踟蹰景又新",诗人驻足河边,欣赏着眼前景色的变化,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应是溪源来最远"暗示了河水源头的遥远,可能带有一种清新和远方的气息。最后"落花流水洞中春"以流水中的落花隐喻春天并未完全离去,而是藏在了深深的洞穴或河流深处,给人一种别样的生机与诗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想象,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之美和时光的流转之感。
不详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山形云染翠屏曲,溪色练铺银汉东。
楼台一轴古今本,行者往来图画中。
好花未得千场醉,风雨飘零又一春。
自是劳生无暇日,芳菲何处解孤人。
怯雨宜晴不识愁,去随青草牧春牛。
无人古路歌兼笑,归去山花插满头。
枯笛手持无律吕,清风曲调逐时新。
数竿冬日浑无价,暖靠牛眠不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