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戊申元宵,赠陈甥邓婿

镫喧月静,好元宵景色,绿梅香透。

玉镜银阶千万影,箫管曲长催酒。

夜已三更,花迷五色,换烛添香又。

记曾寻句,六街春景如绣。

恰是月转回廊,照星星华发,年光非旧。

旧日儿童今老大,憔悴青衫短袖。

斫地休歌,恼人无寐,此夜真孤负。

忘情一笑,依然傍花随柳。

形式:

鉴赏

这首《百字令·戊申元宵,赠陈甥邓婿》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文学大家王闿运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感怀。词的上片通过“镫喧月静”和“绿梅香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宵之夜明亮的灯笼、宁静的月色以及梅花的幽香,营造出温馨而醉人的节日氛围。接着,“玉镜银阶千万影,箫管曲长催酒”两句,写出了华灯初上,乐声悠扬,人们举杯共饮的欢乐场景。

下片转向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月转回廊,照星星华发”,暗示岁月如梭,词人看到昔日的儿童如今已长大,自己也已老去,不禁心生沧桑之感。“憔悴青衫短袖”形象地刻画了词人内心的落寞。然而,词人并未沉浸于哀伤,反而以“斫地休歌,恼人无寐”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孤寂的无奈。

最后,“忘情一笑,依然傍花随柳”以豁达的态度收束全词,词人选择忘却烦恼,随花飘荡,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情怀。整首词在描绘元宵盛景的同时,融入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出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其一)滋摘蚕豆寄窊,为作一词,索才女和

好春蚕事早。竹外篱边,豆花香了。

自挈筠笼,摘得绿珠远小。

城里新开菜市,应不比、家园风调。樱笋较。

甘芳略胜,点盐刚好。

曾闻峡口逢仙,说姊妹相携,世尘难到。

近日相煎,怕被豆根诗恼。寄与尝新一笑。

想念我、晨妆眉扫。风露晓。园中芥荃将老。

形式:

玉漏迟(其二)为滋和代懿作

和章来不早。又碧池深涨,绿荷开了。

消夏闲吟,正拂浣花笺小。

军将打门传送,刚谱得、红闺新调。

谁唱定风波,墨向盾头磨好。

堪怜十四琼枝,似四折瓜稀,仙凡颠倒。

且向深山,聊避六根烦恼。偶得开颜一笑。

便一斗胸中尘扫。清镜晓。提防玉关人老。

形式:

拜星月慢.和樊山七夕词

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

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

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

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

如今好久住神仙地。岂不肯、挽尽银河水。

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形式:

琐窗寒.甲寅四月,夏气犹寒,芍药已残,新荷未出。登楼晨望,霭然有作

才送春归,当阶芍药,剩红留影。

风寒雨细,谁问绿苔芳径。

晓光笼、阑干暗凭,寂寞谁管离愁醒。

只翠禽双语,似知人闷,笑人孤另。强起开明镜。

又照见横波,泪痕香冷。今年好月,孤负粉樱红杏。

甚佳期、寒食踏青,倡条冶叶闲寄兴。

但昏昏,梦入梨云,早莺啼懒听。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