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其一)滋摘蚕豆寄窊,为作一词,索才女和

好春蚕事早。竹外篱边,豆花香了。

自挈筠笼,摘得绿珠远小。

城里新开菜市,应不比、家园风调。樱笋较。

甘芳略胜,点盐刚好。

曾闻峡口逢仙,说姊妹相携,世尘难到。

近日相煎,怕被豆根诗恼。寄与尝新一笑。

想念我、晨妆眉扫。风露晓。园中芥荃将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赞美了早春时节蚕事繁忙,篱笆外的竹林和豆花散发着清香,他亲手采摘新鲜的蚕豆,仿佛能感受到那绿色的珍珠般的豆粒。诗人将城里的菜市与自家的田园风味进行了对比,认为后者更具自然和淳朴的风味,尤其是豆花和樱桃笋的滋味,他认为稍微加点盐就刚刚好。

接着,诗人回忆起在峡口听到的传说,仙女姐妹们在人间难得一见,暗示了他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生活琐事,如煮豆作诗,却让他担心会因此而烦恼。他希望通过分享新摘的蚕豆,带来一丝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想象他们在清晨梳妆时也能品尝到这份清新。

最后,诗人感叹园中的芥菜和萝卜即将老去,流露出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园中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其二)为滋和代懿作

和章来不早。又碧池深涨,绿荷开了。

消夏闲吟,正拂浣花笺小。

军将打门传送,刚谱得、红闺新调。

谁唱定风波,墨向盾头磨好。

堪怜十四琼枝,似四折瓜稀,仙凡颠倒。

且向深山,聊避六根烦恼。偶得开颜一笑。

便一斗胸中尘扫。清镜晓。提防玉关人老。

形式:

拜星月慢.和樊山七夕词

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

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

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

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

如今好久住神仙地。岂不肯、挽尽银河水。

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形式:

琐窗寒.甲寅四月,夏气犹寒,芍药已残,新荷未出。登楼晨望,霭然有作

才送春归,当阶芍药,剩红留影。

风寒雨细,谁问绿苔芳径。

晓光笼、阑干暗凭,寂寞谁管离愁醒。

只翠禽双语,似知人闷,笑人孤另。强起开明镜。

又照见横波,泪痕香冷。今年好月,孤负粉樱红杏。

甚佳期、寒食踏青,倡条冶叶闲寄兴。

但昏昏,梦入梨云,早莺啼懒听。

形式:

水龙吟.题岳云闻笛图

岳云远到南横,尚书旧第风筝碎。

人生逝水,几家诗社,又兴吟事。

西蜀才人,少年潘鬓,暗惊铅泪。

笑诗翁充老,龙钟自喜,浑不管,陈抟睡。

今日法源春醉。问归魂,可留琼佩。

再传弟子,比康南海,更加憔悴。

来往燕台,驴背驮诗,遗篇不坠。

恨虞渊日薄,黄公垆畔,更无题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