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亭

郡因贤守得佳名,水态山光会此亭。

云外僧归穿竹坞,日边鸥下集沙汀。

浮梁倒影横雌霓,宝塔张灯叠万星。

不独班春行田野,重缘香火叩禅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这个郡县因为贤能的太守而获得美名,山水景色在这里交汇于亭台。
云雾之外的僧人归途中穿过竹林小径,日落时分海鸥聚集在沙滩上。
湖面浮桥的倒影映照着彩虹般的霓虹,宝塔上灯火璀璨,如同万点繁星。
诗人不只是春天漫步在田野,更是为了敬香礼佛再次来到这里敲响禅门。

注释

郡:行政区划。
贤守:贤能的官员。
佳名:美好的名声。
水态山光:山水景色。
云外:远处。
竹坞:竹林小径。
沙汀:沙滩。
浮梁:浮桥。
雌霓:彩虹。
宝塔:高塔。
万星:无数星星。
班春:漫步春天。
田野:乡村野外。
香火:敬香礼佛。
禅扃:禅寺的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欣赏。首句"郡因贤守得佳名"表明这是一个因为有贤能之士守护而声名远播的地方。这位贤守不仅治理地方有方,亦懂得欣赏自然之美,故有后文所描述的景致。

"水态山光会此亭"一句中,“会”字用得甚妙,既指自然景观在这里汇聚,也暗示着诗人与这美景的不期而遇。潇洒亭成为欣赏和体味这种美好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云外僧归穿竹坞,日边鸥下集沙汀"则描绘了一幅僧侣归来、鸟儿栖息的宁静画面。僧侣穿行于竹林之中,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而白鹭在日光的照射下降落于沙洲,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平静。

"浮梁倒影横雌霓,宝塔张灯叠万星"两句则是对建筑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一种描绘。浮梁之上水波不兴,使得倒映中的山光如同雌雾一般缥缈;而宝塔之上灯火通明,每一盏灯皆似繁星点缀,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庄严。

最后两句"不独班春行田野,重缘香火叩禅扃"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自然和佛法的进一步追求。班春即是春天的别称,这里意味着不仅在春天去田野游走,也是在其他季节中寻找心灵的寄托。"重缘香火叩禅扃"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向往之情,通过烧香和敲击寺庙的大门(禅扃)来表达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既描绘了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佛法的向往,是一首集山水田园之美与禅悦宗教情怀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23)

吕希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峰榭

古郡千山里,高台六月凉。

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

白佛当平远,乌龙插昊苍。

水风生枕簟,岚翠扑衣裳。

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

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

自昔多贤守,于今载雅章。

承流叨继踵,主诺粗提纲。

夙乐阿兰若,端居最上方。

南津有禅侣,默坐正相望。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乌龙寺

秀岭奇峰接钓台,乌龙直北更崔嵬。

万松合处虚亭敞,千佛光中梵宇开。

林外瀑泉飞朔雪,云间宝藏转春雷。

攀藤更入西庵路,一听支郎语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元夕(其一)

何处元宵好,迎銮册府西。

箫声云外起,扇影日边低。

秘禁威容肃,名流步武齐。

舜瞳回左顾,真欲过金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南园诗社重开呈梁节庵先生

盛时台笠却难忘,一赋都人已足伤。

高会及来随老辈,雅歌还得共斯堂。

兴微国俗诗将废,俯仰前尘地亦苍。

独使南园不寥落,参天林木起朝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