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远儒冠拙,时忙壮士尊。
百年难保命,万里未归魂。
身后塞翁马,生前廷尉门。
悲笳咽遗恨,行矣不须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吕尚书挽章(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用以哀悼逝者,对逝者的生平和贡献表示缅怀。
"古远儒冠拙,时忙壮士尊"两句描绘了逝者生前学问渊博、品行高尚的形象。"古远"指的是久远的过去,而"儒冠"则是对读书人的尊称。"拙"字表示逝者的学问深厚而不矜夸。"时忙壮士尊"则强调了逝者在当时备受尊敬,可能因其勇武或其他优点。
接着的"百年难保命,万里未归魂"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人生无常,即便是寿命百岁也难以保证,而逝者虽已去世,但他的灵魂却像是远行万里,未能安息。
"身后塞翁马,生前廷尉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的生平。他可能是一位军人或边塞官员,生前曾在朝廷担任某种职务。"塞翁马"形象强烈,传达出一份边疆的孤寂和荒凉,而"生前廷尉门"则是对逝者生前地位的一种肯定。
最后两句"悲笳咽遗恨,行矣不须论"抒发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哀悼之情。"悲笳"指的是悲伤的笳声,而"咽遗恨"则是说这种悲伤深藏在心底,不容易释怀。"行矣不须论"意味着逝者已经离开,关于他的评价和讨论都变得无关紧要,只需记住他生前的贡献与形象。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多角度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生命、功名和哀悼的复杂情感。
不详
四海诎伸势,安危俯仰殊。
犬戎蟠洛邑,晋鄙握兵符。
杨李生同烈,高秦死异区。
谁如双剑化,义烈一门俱。
载缵世基日,群公扈圣年。
伏蒲凤冈上,持节雁峰边。
外阃风猷远,中台出处全。
履声伤易尽,不得辅中天。
青似春袍色发荣,变移朱紫渐催成。
琴因声急弦难续,流为池平水不鸣。
神耗恐因惊宠辱,心闲请为减经营。
贫门二十年中梦,贵贱存亡叹友生。
随处便随眠,昏昏息万缘。
魂如双翅蝶,身在四禅天。
素饰罗为幌,芳茵锦作筵。
心如怀宠辱,未必得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