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朔雪尊前乱,西风马上骄。
胡笳中夜起,不似广陵箫。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与情感,通过“朔雪”、“西风”、“胡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首句“朔雪尊前乱”,以“乱”字形容酒宴上的雪花纷飞,既写出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离别的愁绪。接着,“西风马上骄”一句,通过“马上骄”三字,不仅展现了骑马驰骋的豪迈之气,也暗含了即将远行的主人公的骄傲与决绝。
“胡笳中夜起,不似广陵箫。”这两句对比鲜明,将边塞特有的胡笳声与江南的广陵箫声相对比,突出了边塞的荒凉与孤独。胡笳之声,往往与战争、离别相联系,其音调凄厉,更能触动人心深处的忧伤;而广陵箫则代表了一种温婉、细腻的情感,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远方生活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对比,展现了边塞生活中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于友情、离别和远方的深刻思考。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孤柝那堪夜,垂杨不肯春。
白云何处至,吾欲赠归人。
双樽行北斗,一骑望南星。
春色随君去,蘼芜日夜青。
君到沧江上,桃花乱马蹄。
相思知有路,明月蓟门西。
为惜美人去,看梅到晓窗。
明河忽倒地,疑已入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