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吉甫往建康(其二)

脚底东林路,船头下白沟。

所之仍作客,何日定归休。

眉为乡人蹙,心将世事谋。

书生千古病,至竟欲谁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脚踏东林路,船行向白沟。
身处他乡仍然作客,何时才能真正归家安歇。
眉头紧锁忧乡愁,心中谋划世间事。
读书人的长久病痛,最终谁能治愈呢?

注释

脚底:行走。
东林路:地名,可能指东林书院所在之路。
船头:船的前端。
下:向下航行。
白沟:地名,古代水道。
所之:所去之处。
仍:仍然。
作客:寄居在他乡。
何日:何时。
定:确定。
归休:回家休息。
眉:眉头。
乡人:家乡的人。
蹙:皱起。
心:内心。
世事:世间事务。
书生:读书人。
千古病:长久以来的困扰。
至竟:到底。
欲:想要。
瘳:治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送叶吉甫往建康(其二)》。诗中,诗人以送别友人叶吉甫前往建康(今南京)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的关切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深深忧虑。"脚底东林路,船头下白沟"描绘了友人离别的场景,路途遥远,舟行水路,暗示旅途艰辛。"所之仍作客,何日定归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期漂泊在外的感叹,何时才能结束这样的生活,回归故乡。

"眉为乡人蹙,心将世事谋"通过描绘友人脸上的愁容和内心的深思,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世间纷扰的忧虑。最后两句"书生千古病,至竟欲谁瘳",以书生的困境比喻人生的困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否找到解脱之道的关切,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送别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沉浮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叶吉甫往建康(其一)

同是匡庐客,匡庐又送君。

衣袍霜后薄,戈甲夜深闻。

目断瓯溪月,心摇楚岫云。

东西各有慕,魂梦亦相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汉阳军巩教授

今代清时有巩兄,世间无处著才情。

洗乾螺黛姿仍好,挽出鲸鱼意转平。

千古未吟渠忽到,傍人不解我先惊。

何如锁著金銮殿,玉烛新调看凤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任三舅赴调

火云烧浪峡中归,朔雪横江又语离。

一世由来迎送里,多才好去盛明时。

人知与我为兄弟,或欲从君问鬓髭。

为说掌中亡玉树,中年怀抱总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任寿朋赴襄阳令(其一)

际天南北麳麰盛,夹汉东西巘崿长。

为客曾誇心胆壮,送君今叹鬓毛苍。

五官置属莲成荡,七校屯兵柳作行。

中有书生骑瘦马,自弦焦木种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